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 - 麥日誌 | DAY 3 情報接收中

今天早上有一個重要任務——參與九月將要與韓國鳥會交流的討論會議。

第四河川分署署長與福爾摩沙野鳥保育協會社長相繼來到協會,隨著討論進行,我們逐漸對濁水溪口近年的棲地保育和野鳥觀測有了更多的認識。

 

不曉得大家記不記得四年前曾在金山停留的東方白鸛?(不是金山小白鶴喔)

東方白鸛,俗稱送子鳥,是臺灣保育類名錄列為瀕臨絕種的I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屬於稀有的過境候鳥。

A20在2020年底從韓國出發,意外造訪原本不在牠遷徙路線上的臺灣,最後更是少見的在濁水溪口定居下來,成為一個穩定的族群繁衍著。

那是復育有成的最佳證明。

六年前看著一片荒漠,撒下第一批種子的他們,大概想不到今天可以在國際上以鳥會友吧!

沒有一刻閒著,下午三點,我們準時抵達麥豐社區發展協會。「麥寮鄉誌編撰計畫」的首場座談會正要展開。

「內容正確與否都是其次,只希望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誰都沒想到,等著我們的是一場兩小時台語聽力測驗。(🐟:不行了,一個多小時我就陣亡了)

一開始大家很是害羞。但隨著陸續有人分享、有人拿出細心裝幀的照片,場面很快熱鬧了起來,甚至開始爭著發言、熱烈討論著。

歌仔戲、拱樂社、布寮、雕刻館…光是一個地名的由來,他們可以說上好多好多。

興許是想起許多封存已久的記憶,說起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他們眼睛裡有光。

我們坐在台下,靜靜地聽著廟裡的耆老、在麥寮生活超過一甲子的爺爺奶奶們講古,一直到夕陽斜斜地照進窗內。

正因為對這裡一無所知,我們得以肆無忌憚的想像他們口中的風景。

沒有風車、沒有六輕。

這才是他們心中的麥寮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