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 - 麥日誌 | DAY 12 所謂緣分

這天等著我們的,是場長達十八小時的挑戰。

前一天晚上,兩人細數了數僅剩的時間,臨時擬定了隔日的行程——決定4:00起床,為的是要順利捕捉4:30拱範宮開門的畫面。

「唉呦,我剛剛一打開廟門,就看到兩個小姐站在那邊,嚇了我一跳!」

負責開門的是拱範宮的廟公——許大哥。沒有料到前一天晚上隨口一提的行程,我們居然會準時赴約。他一如往常精神地招呼,還張羅了幾張凳子,讓我們隨意逛逛休憩。

我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許大哥進進出出,打點廟裡的一切。

數年如一日,不論天晴或大雨,他總是4點起床、4:20開廟門,將香爐擦拭一番、清掃裡外環境,虔誠地敬拜,再為神明添上一柱香。

許大哥說,清晨的拱範宮是他最喜歡的樣子,是一天當中最有靈氣的時刻。

晨光漸明,我們駐足廟埕,看著由黑漸藍、轉粉紫再到白的天空,聽著耳邊傳來陣陣鳥鳴,感受著許大哥口中的「靈氣」。那一瞬間,是感動,也是震撼。

感動在哪?震撼在哪?

大概是佩服這座古老廟宇,在最靜謐的時刻仍努力呼吸著,像清晨最初的那縷香煙,輕輕地,卻執拗地往上升騰。少了人潮的喧鬧,沒有香火鼎盛的排場,它依舊以自己的姿態安然佇立著。

告別了拱範宮,時間恰好搭上早上市場的人潮。

我們終於跟上麥寮的時區,在早餐時段久違地踏入月霞姐的米糕店。

蒸籠揭蓋,芋粿排列靜躺其中,冒出的白煙帶著濃濃芋頭香。月霞姐見到我們,照例掛著笑容,親切招呼。

不同於凌晨四點廟宇的莊嚴,此刻的市場熱鬧喧嘩、充滿人間煙火。拱範宮的清晨像是一場靈魂洗禮,而米糕店的早晨,則是重新把我們拉回人世間的平凡與滿足。

待白天的拍攝行程告一段落,我們乘著空檔與好天氣的午後,輕裝再度踏上街道,放鬆一下因四處奔波而痠痛的肩臂和緊繃的神經。為了採買「秘密計畫(?)(待揭曉)」的一些用品,我們索性開啟了一趟「文具行馬拉松」。花了好一陣子,跑遍了鎮上的大小店舖,卻怎麼也找不到理想中的材料。

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我們踏入街尾的最後一間書局。

出乎意料地,雖然規模不大,店裡卻整齊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在店員小鳳姐的協助下,我們很快就找齊了清單上的物品,還順道與老闆娘阿華姐閒聊了起來。

 

終於離開書局時,太陽已經緩緩沉落。

這間小店,我們不知曾路過多少次,卻在今日才真正停下腳步。誰會料到一趟尋常的採買,竟讓我們遇見兩位如此親切溫暖的人。

在麥寮的日子漸漸熟悉,日常似乎被固定的風景與熟悉的面孔填滿而逐漸變得理所當然。我們幾乎忘了緣分總是帶點驚喜——不期而遇,來得措手不及,卻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