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 - 麥日誌 | DAY 14 來去麥寮

今天是拱範宮的大日子——農曆閏六月十五。

原本是打算4點起床,再去感受一次拱範宮「最有靈氣的時刻」的。無奈前一晚趕工到深夜,鬧鐘響起的時候,我們很有默契的對看一眼,噤聲了那顆破壞我們僅存睡眠時間的鬧鐘。

鈴聲再次響起是兩小時後了。眼看時間已逼近儀式開始,只能一邊哀號宣誓今晚要早點睡,一邊抓起相機、扛起腳架奪門而出。

抵達拱範宮時,殿內早已香煙裊裊。

正殿中央,只見十來位師兄師姐整齊列隊,身著明黃色道袍,手中各持木魚或鈴鐺,口中念念有詞。誦經聲層層疊疊,在樑宇之間隱隱迴盪著。

我們佇立在一旁,生怕快門聲驚擾了莊嚴的場面。

空氣裡瀰漫著焚香的味道,與木魚、鐘鈴、誦經聲交織在一起。像是被整合成一種規律而綿長的節奏,沉浸其中的我們不由地跟著伏動著,共振著,時而明亮高起,時而沉穩低鳴。

就這麼不知不覺地待到儀式結束,彷彿經歷了一場全身淨化,更萬分慶幸我們能遇上這樣難得的日子。

夜幕漸漸降下,拱範宮紅燈籠一一點亮,香火依然不斷,卻比白日多了一份閒適的氣息。我們帶著器材再度走進殿內,沒想到在這樣的時刻,竟然意外遇上了綉汝姐。

綉汝姐曾任拱範宮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對在地故事與文化如數家珍。從他口中,我們看見了又一個不同面向的麥寮。

一首〈來去麥寮〉,改編自經典歌曲〈來去台東〉。

「你若來麥寮 請你斟酌看 出名風飛沙 亦有蒼蠅歸大拖…」

「您若來麥寮 請您相招伴 拱範宮媽祖廟 甲阮行一趟」

綉汝姐唱著歌,聽她談起這首歌背後麥寮的特色,以及麥寮近年在地文化推廣的點滴。

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她並不常在夜裡造訪拱範宮,這次是因為有人請她解籤,她才恰好駐足。如此短促的時間,能這麼剛巧地碰上、在廟埕裡與她閒談,實屬幸運。

乘著夜晚的涼風,一群人就這麼啜飲著冰水,三言兩語地聊著天,即使彼此可能素未謀面也毫不在意。

那一刻,拱範宮不單單只是信仰中心,更像是一個交會的場所——連結外地人與在地人,連結傳統與現代,也連結我們與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