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 羅山社區 - 第參話.拆開一個接一個的盲盒

 

在洗梅乾菜的同時,她輕輕地說出有關自己的故事…

 

一早還沒個定向的我們,決定繼續踏查之路,走訪社區中尚未到過的地方,在準備騎車之際,恰巧看到隔壁「學喜的家」的老闆娘好像正在沖洗著甚麼,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我們,便前去詢問她。

她告訴我們,她正在洗的是梅乾菜,梅乾菜需要先經過曬乾後才能醃製,然而在種植時,大雨會將泥沙沖進葉片當中,若是沒有經過清洗,在吃梅干控肉時就會將這些雨水帶來的驚喜吃進去,因此需要經過好幾遍、一片一片的清洗乾淨,才能夠再次進行乾燥及醃製。

前兩天參與綠色照顧計畫時,我們就有嚐過老闆娘的手藝,在談話過程中,我們也得知,原來他們家除了有接一些客人以及附近居民的桌菜單子外,也有在宅配自己做的梅乾控肉,其實是有做些小生意,然而這些都是經過顧客間的口耳相傳,或是老顧客的回購來接單,並沒有做網路上的銷售、行銷等,因為要成為一個正式的店家在網路上販賣食品,是需要經過很多食品檢驗的,雖然他們的食物都是自己種且有機的,完全可以不用擔心檢驗這道關卡,可是像這樣的小量製作,花那麼多的成本去做這些檢驗效益並不高。

除了產品販賣外,她也與我們聊了些關於社區的議題,像是人口外流、青年外流等,這些都是現在村內家中所會面臨到的問題,透過與她的談話我們才知道,其實要去改善一些社區上、或是農家所面臨到的一些困境,並不是容易的,還有很多潛在的原因會影響著這些問題。

 

 

經過一些時間的踏查及沉澱後,已接近與學堂的國盛哥相約見面的時間,雖然尚有一些空檔,但我們決定先出門,利用這些時間去村裡晃晃,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

然而走了許久,都沒看到人影,只有看到一些舊房子及空屋,以及正在蓋房子的工人,但當我們要往學堂方向走去時,竟意外地遇到前一天參與綠色照顧計畫認識的一位大姊,她也很驚喜能看到我們,便熱情的邀請我們坐下來聊天。

我們與她分享了來這邊要做的事情,同時也聽了些有關於她的生活故事,才知道原來她是這邊唯一的原住民,大多數的時候也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中,孫子女兒偶而才會回來,也因此都沒什麼事情可做,可以聽出她很希望我們可以有時間就去跟她聊聊天、去她家坐坐,雖然今天只有短暫的時間相處,但感覺我們有更認識她一些,這對於今天來說,也是個意外的收穫。

 

以為今天的收穫僅此而已嗎?並沒有呦!

除了一些人們的故事外,我們在走訪「大自然體驗農家」以及跟國盛哥對談的過程中,獲取了很多關於製作紀錄片的想法及方法,一位曾經做過節目,對於拍片有一些專業性的指導,自己也有些拍片紀錄羅山的想法,而國盛哥與當地的許多人家,或是當地的文化有很深的認識及感受,提供了我們一些素材及前進的方向,這些想法及建議塞滿了我們的腦袋,究竟經過沉澱之後,會有怎樣的產出呢?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