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 羅山社區 - 第玖話 老當益壯

土角厝最熱鬧的時刻,莫過於每周二五的活動時間,住在附近的長輩們為平常寧靜的房子帶來了生氣。

 

這次不同的是,我們的志工伙伴又再多了兩位,而我們也已經開始與長輩們有些認識,可以更加地融入在活動當中,像是他們作品完成後會主動地喊我們去幫忙拍照,除了正經的聊天外,也會開始跟我們講一些抱怨的話等等,不僅是我們更習慣這裡的工作模式,他們也將我們視為朋友般的存在。

除了與長輩的互動有所進展,在活動結束後工作人員們的聊天內容也有許多收穫,主辦活動的海霞姊是社工系出生,也有做許多社會工作,就聽她分享了許多資訊與故事。

 

 

一位住在深山中的獨居老人

 

富里的bubu共乘巴士,提供給長輩們的交通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有兩個人以上即可預約,而若是老人家還可以免費搭乘,這對於他們要前往看病,或是需要外出去參與活動,都可以少了許多困擾及危險,而像是前往文健站等地方參與固定時間的活動,通常也都會提前先幫他們預約好。偶而海霞姊也會跟著那些車子,前往長輩的家中探訪。

其中有一位爺爺,他住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村落還要開車十七分鐘,為了到文健站吃飯,就要坐不知道多久的車,平時早餐可能就喝一杯八寶粥,除此之外他行動也不太方便,需要拄著兩根拐杖前行。據海霞姊所說,他家的居家環境是十分髒亂的,剛幫他洗好的假牙,回到家後就隨手一放,放在個髒兮兮的盒子中,「這次疫情,他都完全沒有確診過」海霞姊開玩笑地說到。

很難想像若是沒有這些去探望的人、或去支持他們的單位,他們究竟要怎麼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

 

在中午小歇以後,我們去到山上找八十多歲的阿嬤聊天,可以看出他看到我們時十分的意外,因為我們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午後前往,但同時卻又很開心能有人來聽她說故事。在過程中,我們聽到她提到自己曾經受傷、或是生病時的處理方式,她受傷時幾乎都是自己用藥草去敷,或是請親戚有學過的幫忙去喬,很少會去醫院或是診所治療,是她討厭去醫院嗎?其實並不是,對他們來說這些錢跟時間能省則省,能夠自己處理的就自己先處理,畢竟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醫院,這應該也是那個年代辛苦生活的一個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