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花蓮黎明教養院 志工組 - 吳廷淯
22天,是「蹲點‧台灣」志工組中時間最長的一組,但也因為服務這麼久的時間,讓我們真正融入了整個教養院,看清楚教養院的營運方式、教保員上課的樣貌和住宿院生的狀況等,這也是最初我想藉由基金會的方式進入服務計畫時想要了解的。
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腦中還是清清楚楚的記得,長青組的小櫻跟我們說:「請你們有空過來看我們。」對於一些口語能力較好的院生,我們就像交朋友一樣,聊聊天、唱唱歌、幫個小忙、偶爾開個小玩笑,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月了,現在想起來內心有點不捨,真的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回去見見他們。
偶爾會想起在教養院的生活,每天第一次進門都要量額溫、跟門口管理員打招呼、進辦公室聊天討論,有時因討論太熱絡到大門都關了而覺得不可思議。想到七樓住宿就學的孩子們,他們看似很正常,像是六七歲頑皮的小孩,當時與他們溝通可說是一大難題。還有中齡組的大家,多數都聽得懂但不會說話,在這裡學會透過表情和肢體語言去了解他們,也發現他們有趣可愛的一面。另外,最最很懷念的是青春組的孩子們,多數院生不會說話、輪椅生有五位,但我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拉手跳舞、說故事和角色扮演、聊天、按摩和其他的小幫忙,他們就像小朋友一樣愛玩,而我們也不知不覺變得像媽媽一樣,常常擔心。在離開的那一天,我們選擇了最後留在青春組幫忙餵飯到他們就寢,還要告訴他們:「我們明天不會再來了」,非常不捨得說再見、不捨的和老師擁抱。
但其實還是有我們無法了解和突破的地方,像是某些教養院內部的運作,有時會覺得很不解、不服甚至是氣憤,但我想他們也是從各方面去評量後才會這麼決定的。另外,是關於小英媽媽的事情,因為私人的家庭因素不便讓我們知道,而我們卻也無法為她做些什麼,有時看到她在一旁偷偷哭泣,真的是捨不得,也只能說說安慰的話、遞張衛生紙。
我們經常出現這樣的質疑:「我們到底在這裡確實的幫助是什麼?」,記得教養院公共關係師雅雯姐跟我們說:「他們不是一般的正常人,所以其實能讓他們開心的笑,這就值得了。」常擔心來這裡服務是否真的有意義,或許只是滿足自己對於服務的理想化,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會有一絲絲的影響,我們的陪伴可能會在一些院生裡被記住,我們給的照片可能也會他們想起,曾經有兩個姐姐在這裡唱歌跳舞聊天。而我們,只要看見他們那天使的笑容,所有的努力全都值得了。
雖然整個22天的服務期間,不會每個點都如我們所預期,但在這樣的環境下,為院生擔心煩惱、減少休息時間,再再都看見所有為院生努力的人們的偉大,真的必須要向教養院的全體員工致敬。
作者小檔案
我是吳廷淯,目前處於休學中,喜歡接近人接近大自然,喜歡遊山玩水喜歡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夢想。因曾在大二大三時,好奇去了柬埔寨和印度服務後,了解服務對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藉由「蹲點‧台灣」的活動,了解在台灣透過基金會服務的方式,也希望可以盡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做應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