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 善導書院 - 邱淦均

Crack, that is where the light gets in. And there is always light.

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而那裡永遠都會有光。


Beforehand,

        從大一開始,就亂槍打鳥地做了不少志工。隨著接觸的人、積纍的見識和經驗越來越多,會開始思考自己每一次的服務究竟能產生多少效益,當中又有多少是較為永續性的。一度認為,既然對方可能無法接住服務過程中傳遞的資訊或者知識,或者是不久後就忘了而繼續用回舊習慣,那服務的意義在哪?

        書中看過一個有趣的詞 White Savior Complex 帶給我一點小啓發。它指的是來自西方或發達國家的個人,參與援助或志願活動時,抱有「自己是來拯救他人」的心態,認為自己對受援助的群體是至關重要的,而忽視當地人的自主性和能力。這個概念提醒了我應該更謙卑地認為自己才是收穫者,因為與當地人的接觸是我在同溫層無法獲得的經驗。除了擺正自己的心態,更應該注意到的一點是「被服務者的自主性和能力」。

       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終究會往下一個章節前進。就像無國界醫生每一次的行動,從進入社區第一天就會開始構思如何撤離。不是說他們冷血無情,他們是在有限的時間内為當地人賦能,為社區迅速建立起適合的、可以持續使用的醫療體系,然後才功成身退。我私想蹲點計畫,或是其他服務計畫常年來的持續執行,最想達到也許就是我說的這般。

        因此,很開心自己擁有看見世界其他角落的生活故事的機會,也不曾忘記「自己不是長期逗留」而努力地參與社區生活,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内獲得更多的經驗。

During the process,

       颱風的突然來襲,打亂了大家原訂的計畫和生活步調,本就人手有點吃緊的書院,因為風災人力需求就更高了,老師們幾乎都只有吃飯的時候,神情才比較放鬆。也因為人手不足,暑期課程都暫停了。得知這個消息感到很錯愕,但這也是更多接觸小朋友們的機會,所以就視乎書院或者社區可得的材料工具,增設一些簡單的DIY活動、飛盤躲避運動。

       書院小孩的組成多元,來到這邊的小孩,個個都有故事或是長短處。這個暑假我們遇到的就有:原住民、亞斯伯格、發展遲緩、需要手術治療的、弱視、隔代教養、暴力、過於黏人的…尤其是發展遲緩的那位,常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咬鞋子、吃石頭、橡皮筋等等,而其他小朋友看不慣又説不動他就會閙他。然後那位孩子又反擊,所以我們所看到的教室常常是靜不下來的。

       即使老師們出言制止了,也再三宣導和禁止這些行為,小朋友們還是有點學不乖。上課狀況時好時壞,而且很明顯地發現,某些小孩不在場的時候,教室會少了很多問題。每次剛好遇到這些「問題小孩」不在的日子,就會鬆了口氣,因為可以獲得一日寧靜,美好時光。但與此同時,這樣的想法對於「問題小孩」是不是一種忽視呢?我想這的確是的,不過我們不是聖賢,我們還是應該允許自己有幾刻想放鬆的念頭。

       這期間,「如果我是一個人來的話,一定會放棄」的念頭,不時會閃過我腦海中。因為沒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次寫蹲點日誌或是文章,要沉澱要花的時間總是比別人多很多,才能產出稍微有點意義的文案。別人能夠做到一手服務,一手紀錄,事半功倍;而我則可能需要多一雙手,事倍才功倍。所以也真的很感謝,跟我截然不同的夥伴。

一些小小的、意料之外的收穫:

  1. 在馬來西亞,基本上都只有大學生在踴躍地玩飛盤。很少看到中小學生會接觸到這個「球」類運動。因此,在我拿出飛盤的時候,小朋友們竟然很興奮地說要玩飛盤,讓我還滿意外的。經過實際交手,才發現他們玩的是躲避飛盤,和我玩的競技飛盤不太一樣。雖然如此,我也還是感到開心,因為飛盤在台灣的普及率還不錯。我沒教他們我常玩的玩法,小朋友的力度控制還不夠好,這玩法對他們來説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2. 當地人對於糯米糕和咖椰醬的回饋是,醬料是美味的,但是不習慣這樣吃糯米。因為他們比較常會把糯米做成麻糬,不然就是粽子。雖然現在是沾著甜醬吃,但還是很像是在吃主食,有點違和感。聽完這個反饋,對於文化的差異有點小傷心,但至少醬料被認同,有點小開心,所以打平了。
  3. 在高樹,竟然刷新了我的鹽酥鷄和加熱滷味排名榜單。恭喜「高樹麥香鷄排」榮登我的鹽酥鷄第一名,所有品項都炸得剛剛好的酥脆程度,調味足夠鹹香,還會附贈不少的九層塔;恭喜「屈臣氏前的滷味餐車」榮登我的加熱滷味第一名,第一次吃湯比較少的加熱滷味,但調味足夠香辣(是真的辣),而且料都有被滷得都很入味。臨走前都巧遇它們沒營業或是不在老位置,無法重溫它的味道,有點小遺憾。

Last but not least

       從蹲點社區離開,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放鬆了不少,但也似乎突然之間少了什麽。文學造詣不高,寫不了什麽煽情的話,但我想感謝自己、夥伴、成立和支持蹲點計畫的所有人員,以及在高樹鄉認識到的所有人。

  • 謝謝爛草莓的自己,還是堅持到了最後。
  • 謝謝不嫌棄我的笨拙,找我搭檔的夥伴。
  • 謝謝設計「一手服務,一手紀錄」蹲點計畫的中華電信基金會,讓我有機會比觀光客、打工換宿的旅者,還要更加認識社區和更多人產生更多的連結。也因為要寫很多的文章,心思的沉澱也逐漸變得熟練和深入。
  • 謝謝在高樹鄉所有的相遇,每一段大大小小的相處,都刷新了我的認知,擴充自己對於未來的想象,反思自己的改進之處,以及在台灣留學最美好的回憶。

作者小檔案

邱淦均
國立政治大學

Khabar baik! Saya ia Kim Jun. I'm from Malaysia, a multiracial and multicultural nation<3 性格就像臺北的天氣,時而安靜,時而奔放。喜歡接觸各種在我認知以外的人事物,想把自己的一生花在學習成為有溫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