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黃絲帶愛網關懷協會-內門教室 - 蔡仁詠

壹|遇見

 

依稀記得在繳交報名表的那一天,台北市區下著磅礡大雨,一手還拿著午餐,準備趕去見習的學校,我與聖哲坐在系辦前的討論室,盯著電腦右上角的時間,反覆的確認報名表單上的資訊。按下送出鍵的那一刻,我還在心中問了自己一次,「你真的想參加嗎?」。

 

眼前閃過第一次看到報名簡章時的悸動感,與聖哲一起開心的討論。如果可以參加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怎麼做?如果我們去服務可以怎麼記錄這十五天的所見所聞?有無數個如果在心中迸出,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這一句話再一次的應證我心中所想,於是乎我也毅然決然的送出報名資料。

 

在忙碌學校的期末考之餘,同時也準備著第二次面試的內容。面試時的緊張感,如同三年前踏上大學的那場面試。我永遠記得面試的前一晚我反覆地在腦中練習面試的講稿。在床上翻來覆去,深怕自己多睡一分鐘,將會錯過一場令我後悔的面試。

 

 

 

 

 

 

 

貳|相識

 

在七月的酷暑,我們也成功踏上的蹲點的旅程,在無數的電話和深夜咖啡廳與聖哲討論行前的規劃,與協會老師確認蹲點的所有事情,每天都在心中無限次的吶喊,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到蹲點出發的前一天,反覆的確認行李是否有帶齊,更重要的是要出發的心準備好了。

 

 

「貳拾歲的夏日,一台相機,兩個人,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歡聲笑語」-盛夏所想擁有的那些時光。抱著滿懷期待的心情,拖著兩大箱的裝備,踏上三百多公里的路途,只為了在接下的十五天,一睹高雄內門十五天的風采。我也在腦海中預演要如何與內門在地接軌,讓陌生的一切變成屬於我的盛夏。

 

 

在鄉間小路穿梭,遇到每個人總是嘗試的打招呼,探尋內門的一點點不一樣,但經過田野調查的幾天,我發現似乎不需要特別經營,只需要用最真誠的方式與人相處,以最簡單待人處事的道理來生活,套一句蔡里長最常講的話:「社會學很重要,像是你們來這邊跟每個人說話,這就是社會學的一種。」這也是我在蹲點十五天最相信的一句話。

 

從一個在內門人眼中是外人的身份變成像是家人的存在。在路上手上會多出一袋芒果;吃個早餐會多出很多一開始沒點的餐點;午餐的便當裡面也會多出幾道別人沒有的菜,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熱情』又或是『家的味道』。

 

 

歡聲笑語,背後錯綜複雜似乎是一個長大的過程。「笑」對於這些小孩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長大後的我們似乎常常忘記要怎麼笑,到了內門一趟好像找回笑容的意義。

 

參|未完。待續

 

 

最後一天的道別對我來說還是太過沈重了,強忍著淚水用笑容來掩飾離別的難過。不禁回想到在社區發展協會,當姊姊跟阿姨們得知我們要離開時,面露傷感,但總會用逗趣的方式來緩解傷感的氣氛,「我們還會回來啦,啊你們也要想我喔!」「我們也會想你」。這一切好像是在跟家人訴說著我們只是回去讀書,有時間會回來看看。從來沒想過十五天的連結可以如此的深刻,那種感覺就像是「第二個家」。 這所有的一切也都還在進行中,未完待續。

 

肆|初衷

 

寫這個心得的當下,我反問自己,這十五天帶給你什麼?你還記得當初加入這個計畫的初衷是什麼嗎?「讓我們貳拾歲的夏天,有一點點的不一樣」。撇除一些文件的壓力,蹲點十五天的生活,真的讓我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心中有許多成長,那樣的成長也成為我前進的養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正在長大的痕跡,只為了成為我心目中,那個更理想的自己。

 

最後的最後,我想感謝我的夥伴-聖哲。謝謝你總是萌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件事情,清楚的規劃所有的事情。這十五天我以為我們會有大爆炸的爭吵(居然沒有吵架,只有每天三更半夜在那邊崩潰大叫XD),但往往總是能用最和平的溝通方式來解決複雜的一切。沒想到我們到放假還是擺脫不了熬夜的摧殘,但得到的一切真的很值得,謝謝你的努力,也為我們的二十歲寫下不同的故事。

 

作者小檔案

蔡仁詠
臺北市立大學

像隻魚一樣在海裡悠遊🌊,也像隻鳥一樣在山中翱翔⛰️

找尋陽光的軌跡,享受世界

“Live beautifully  Dream passionately  Love comple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