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馬祖南竿鄉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 邱卉君

#蹲點準備期

 

會知道「蹲點」這個活動,是因為高中同學詹家崴的推薦。在深入了解之後,我對這個計畫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興趣——不只是因為我本身對地方創生議題有很高的關注,也因為這個活動給予參與者極大的自主與發揮空間,讓我非常渴望能有機會參與其中,挑戰看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第一階段順利通過後,心情雖然興奮,但隨之而來的是對第二階段錄取結果的高度焦慮。我記得那段時間我一直上網搜尋資料、詢問有參加經驗的朋友。有些人說錄取機率不低,但也有人分享自己報名兩次都落選的經驗,讓我更加忐忑。那段期間我幾乎每天都在跟家崴分享我的不安,甚至還叫 AI 幫我算命,看我們會不會上*^O^*

為了準備第二階段的面試,我花了大量時間做資料、設計三折頁。我還記得自己在星巴克坐了整整兩天,專心投入準備,整個過程就像回到當年準備大學面試的感覺,既緊張又期待。

最後幸運地錄取了第一志願。收到郵件通知的時候真的非常開心,也覺得鬆了一口氣,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過程中的努力與壓力都有了回報,更加期待接下來真正參與「蹲點」的下一步。

 

 

#我眼中的馬祖

 

老實說在還沒來之前,一直覺得馬祖是一個聽起來很無聊的地方,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後,才發現自己完全錯了。

 

第一次來到馬祖,最強烈的感受是海風和步調。空氣中鹹鹹的氣味,混合著緩慢的日常節奏,讓我意識到這裡與台灣本島完全不同。

雖然軍事痕跡、老房子和聚落的樣貌都很有特色,但比起這些硬體,更打動我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市場裡一句熟悉的招呼、村裡自然的寒暄,這些比任何觀光景點更能代表馬祖。

 

#服務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我去越南當國際志工的時候,就曾經困擾我很久。我那時一直在想「自己所做的服務,真的是對方真正需要或想要的嗎?如果不是,那我們做的事情還有意義嗎?」也因此,在那段志工過程中,我其實經常感到糾結與不安。

但這些經歷後來也幫助我慢慢釐清自己的想法。現在的我認為—

「服務就像一顆種子」

 

我們不需要在服務的當下就期待一定要看到什麼成果,也不必急著證明自己能帶來什麼改變。那些我們為對方設計的課程、活動,或許短時間內看不見明顯的影響,但就像種東西一樣,只要那顆種子是真誠種下的,也許會在某個時間、某個情境下,悄悄發芽。

我相信服務的價值,不在於短期成效,而在於那份「曾經被真心對待」的感受,會不會在對方心中留下什麼。

哪怕是一點點,也已足夠。

 

而我認為蹲點的價值在於「陪伴」,我認為我們不是一個來幫助他們的服務者角色,而是一個「帶給他們開心」的角色。我們陪著長輩散步、聊天、種田,也參加了社區的小活動。

在來馬祖之前,我曾經跟著系上在養老院當過志工,舉辦過一些和長輩互動的小活動。這些經驗讓我在陪伴長者、帶活動上已經累積出一套自己的方式,因此在馬祖時能更快進入狀況。最讓我覺得特別的是,馬祖的阿公阿嬤們都很敞開心胸,對新奇事物不退縮,反而願意放下拘謹,和我們一起玩、一起嘗試。

人其實都會對未知有些恐懼,但他們願意敞開心胸,這讓我非常佩服。當看到他們參與活動、臉上綻放笑容時,甚至想到自己的阿嬤如果她也能參加,一定也會很開心。

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我們在辦這些活動的價值,不只是打發時間而已,是一種陪伴、一種被記得的感覺。

我覺得服務並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互相給予。陪伴長輩的時候,我們同時也獲得了溫暖與歸屬感,阿公阿嬤總把我們當自己孫女在疼。

 

#設計是翻譯地方故事的語言

這段經驗也改變了我對設計和創作的想法。以前我容易把設計看成是一種「作品輸出」,但現在我覺得它更像是一種「翻譯」:把地方的故事、情感,轉換成別人能看見、理解、甚至被觸動的形式。無論是插畫、產品還是展覽,只要能把蹲點的經驗帶出去,作品就能成為文化流動的一部分。

同時我也意識到,地方創生不能只是短暫的介入。蹲點結束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這段連結持續下去。我希望未來能找到方法,讓這些觀察和交流,轉化成長期計畫,而不是停留在一次性的紀錄。

 

#感謝

在這裡我也想特別謝謝我的夥伴詹家崴。在我面試前焦慮得要死的時候,不斷叫我放寬心;謝謝他煮螺螄粉給我吃,在我熬大夜睡覺時還會幫我蓋被子,總是在監督我這個拖延症。一起想企劃、一起頭痛毛根為什麼還不來、一起一日三根冰棒、一起淋雨騎車、一起做的這些笨蛋事都非常耀眼。

 

#馬祖不只是蹲點而是另一個家

總結來說,這次馬祖蹲點讓我最大的收穫不是「我在馬祖看到了什麼」,而是「我被什麼留下來」。從外來的觀察者,慢慢變成參與者,最後帶著地方給我們的信任離開,真的收穫太多太多美好了。

 

我也意識到,這已經不再是「一手服務、一手紀錄」的關係了。

我們心中的某一部分,可能已經成為了馬祖人。

當地的故事、笑聲與日常,早已深深烙進我們的生命裡。即使離開了,這裡仍會永遠是我們的家。

 

阿公阿嬤們也在等我們回來吧!

作者小檔案

邱卉君
天主教輔仁大學

來自苗栗竹南,喜歡衝浪、喜歡潛水、喜歡海,也喜歡到處旅行。
高中曾在加拿大生活過十個月,對世界有了更多好奇。
同時也是插畫家,經營自己的插畫品牌,畫畫、擺市集是日常的一部分。
雖然熱愛冒險,但遊樂園的雲霄飛車我真的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