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 - 麥日誌 | DAY 5 請你跟我這樣做

今天是逗阿公阿嬤們笑的一天。
沒有交通工具的我們,第一次跟著社福中心的志工姐姐們離開麥豐村去到另一個小鎮——霄仁社區,跟著參與上午印製毛巾的課程。
剛排好桌椅,長輩們就陸陸續續的抵達了。
大概是因為集結了兩個不同村落的人吧,起初現場並不怎麼活絡,搭著還沒周轉過來的空調,空氣有些凝滯。
身為不太擅長向陌生人搭話的I人,我們做了好一陣子的心理準備……終於是鼓起勇氣,試著和還不熟識的他們聊聊天。
「你們這麼早起來都在做些什麼哇?」
沒想到才剛開口,就獲得了哄堂笑聲。
「早?現在都快九點了,不早了啦!」
長輩們你一言我一句的分享他們的工作:這個種花生,那個種蔥仔…多半從事務農的他們每天四點半就起床了。
像是搭起了一座橋樑,有人開始問我們從哪裡來,身高多高,甚至演變成互猜年齡環節(?)
有阿嬤看到肩上的相機,靦腆地道:我們老了啦,不好看啦。
但是阿嬤,我們想記錄的就是你們自然的模樣。
也許,那就叫做純真吧。
十點多,課程進入尾聲,我們返回福利中心,正好趕上打包便當的時間。
每個平日中午,福利中心會準備好兩百多個便當分送給居民。
看著志工姐姐們排成流水線,快速地裝著便當,我們立刻戴上口罩加入其中。
韭菜豆芽、三杯茄子、香滷豬腳,最後放上一支雞捲——我們一面打菜,一面讚嘆菜色的用心。很快的,便當一個又一個層層疊起,一旁的長桌逐漸被擺滿了。
11點10分一到,玻璃門外陸陸續續出現提著餐袋來拿飯盒的人們。
「阿輝喔 兩盒」「好 婌芬 四個便當」
筆頭還沒勾中表格裡密密麻麻的欄位,一組組姓名及匹配的便當數量,早已不假思索的從發便當的雅甄姐口中冒出。
排課、備餐、打菜、發餐盒——這天經歷的繁忙,卻是志工們的稀鬆平常。
「今天人手比較少,謝謝你們來幫忙耶。」最後收拾時,雅甄姐說。
其實我們才要感謝。
不是我們去幫忙,而是你們願意給我們機會留意生活裡的溫暖。
辛苦了,對社區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