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 - 麥日誌 | DAY 7 一些計畫之外的

「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中南部地區降雨愈來愈明顯…」

出了一週的好天氣卡,麥寮終究還是躲不過接二連三的颱風帶來的氣流。原定10:00出發前往老人會協助打飯,卻被天空中飄著的毛毛細雨拖慢了腳步。

 

晚了八分鐘抵達社福大樓時,只見志工們早已穿上圍裙、戴上手套,再次景然有序地形成一道完美流水線。

「下次要早點來啦!都快弄完了!」姐姐瞥了我們一眼,手上的動作沒停。

見不到縫插不了針,我們只好轉而走向辦公室內。

推開門,不難聞見飄散在空氣中的茶香,以及理事長明亮爽朗的笑聲。

就著茶杯,我們聽聞了更多社福大樓的成立與沿革,也順道記錄下歌唱班學員們認真投入的面容。

「現在你們看的是白天的拱範宮,改天晚上再來,打了燈的拱範宮,那個氛圍很不一樣。」

趁著傍晚雨勢終於停歇,我們從書店出發,順著蜿蜒的中正路前行。轉過最後一個彎,道路盡頭的拱範宮安靜的矗立在眼前。我們不自覺放慢了腳步。

漸暗的天色下,一盞盞燈籠排列高掛在沉穩的木色樑柱間,把廟簷染上一層靜謐的紅。

白天時細緻生動的雕塑,夜晚映著暖黃的燈光,金飾在暗處熠熠閃動,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黑石香爐巍然奠立在正殿前方,吸納著數百年來的祈願。

夜晚的拱範宮是沉靜的,是懾人的。

屏息的氣勢散發在空氣中,無聲卻厚重。每一寸細節都刻滿了時間與信仰的重量,華麗而不落於俗套,無一重複卻又相互對應。在對稱與變化間,取得一種無聲的平衡。

我們在廟前佇足了許久,才終於舉步踏入殿中。

「拍謝...」「你好!」

許大哥的主動回覆,硬是讓我把在心裡演練兩遍的閩南語開場白吞了回去。

熱心的他,負責宮廟夜間巡邏的職位。一聽我們想多認識拱範宮,說了不只兩次要打電話把前腳剛走,那位每天都會來拜拜、很厲害、很會講古的朋友找回來。

我們連忙婉拒,打算改天再來碰碰運氣。但許大哥仍熱心不減,向我們介紹廟方的夜間行政——翠瓊姐。

怎料到還真的就這麼聊了起來。我們與翠瓊姐東拉西扯,一路從三十年前的麥寮,聊到二十年後的我們;從拱範宮的歷史,談到兒子們的工作……

我們問的是麥寮歷史,她卻解答我們整個人生。

 

夜色沉了下來,燈籠的光一點一點亮著。我們坐在門旁的鐵凳子上,聽她講著那些她眼裡的麥寮。

有些話題像風,吹過就走;有些則像雨,落在心裡,一時半刻不會乾。

那一晚,似乎沒有特別的結語。只知道我們迎著中正路吹來的風,聊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