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嘉義縣六腳鄉 灣北社區發展協會 - 陳佳鎂

「真的要去蹲點嗎?會不會蹲到腳麻?」

幸運收到錄取通知後,這個想法跑了大概十秒,接著就和夥伴開始討論回覆信件內容的事情。

「就去試試看吧,去陌生的地方生活看看。」

除了家鄉和學校沒有在其他縣市待超過五天以上的我,好奇在一個陌生的土地生活20天會是甚麼樣的體驗?

就像要去嘗試吃吃看一道新料理般的期待,想將組成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了解清楚,喔~灣北原來是這麼一個地方呀?

苦楝樹隧道、花生、稻田、鳳山宮、娘媽堂以及去年剛新建落成的7-11,拼拼湊湊組成了我對灣北的初次認識。

6月11日,跟著蔡新墩理事長的步伐我們進到社區發展協會、灣內國小進行實地踏查,也去到未來會住20天的房子去看,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發現社區內走三步就遇到一個十字路口,原來灣北的岔路如此密集分布,自己心裡非常自信的說:「嗯!我們一定會迷路!」而我們從社區發展協會騎回租屋處,連續一個禮拜彎錯路的事實證明了這是對的,這天除了更清楚瞭解到社區發展協會和灣內國小可以怎麼安排活動,也瞭解到我們即將迷路的未來。

再次進到灣北社區是在颱風過境之後,7月12日,從高速公路下來,一路都能看到被颱風吹歪或吹倒的樹和電線杆,在路上就好奇:「灣北現在是什麼樣子?」到租屋處放下行李,稍微觀察我們這20天的家後,就和夥伴迫不及待地騎車想到處看看,或許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最多和苦楝樹隧道有關的資訊,想知道苦楝樹隧道目前的情況,因此第一站我們選擇先去探望這位「網友」的狀態,看著原先茂盛的隧道變得有些「禿」,心裡不免唏噓,隧道正中央社區居民開著怪手整理,就像理髮師在幫灣內剃頭法一樣,好吧,經過颱風的洗禮,或許之後長出來的會更茂盛一些,默默期望著。

晚餐是我們每天固定的煩惱之一,在灣內裡面過了七點,大概就只有7-11的櫃台歡迎你了,去附近的太保市吃飯,有時會變成我們的選項之一,而不管多晚回來,總有四條腿佇立在社區口歡迎我們—灣內社區入口的牌樓,每次在經過不知道迷路多久的騎乘後,看到社區牌樓的那一刻真的很想大喊:「終於回家啦!」灣內讓我們產生歸屬感,社區的牌樓絕對功不可沒!

除了社區的建築和環境,我們也被社區居民溫柔、熱情的接納著,謝謝理事長每日的關心和照顧;謝謝阿菊阿嬤和阿玲師在一、三、五的吐司夾蛋;謝謝鄰居阿姨一起拯救我們沒電的車;謝謝栗子阿姨、阿德叔叔和柳丁讓我們更認識布袋戲……依然有許多聲謝謝想道出,謝謝灣北的大家在這22天裡的照顧!

期待我們下次回「嘉」再見~

變禿的苦楝樹隧道、依然好吃的花生、稻田、鳳山宮、娘媽堂、去年剛新建落成的7-11、理事長一家、社區發展協會的阿公阿嬤們、灣內國小的孩子、阿德叔叔和栗子阿姨一家、會追人的狗狗、趴在7-11門前不動的狗狗、在鐵捲門上的蝸牛……拼拼湊湊組成了我對灣北的認識。

作者小檔案

陳佳鎂
臺中教育大學

樹懶2號!
書桌上寫著「沓沓仔」,步調也正隨著它進行。
喜歡到處晃晃,聽別人說故事,用相機抓住那些「ㄟ~這裡不錯喔!」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