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北投硫磺谷社區 - 顏彩妃

如果能選擇我也要這樣

第一次面對這麼多健康的長輩,

能唱能跳而且各個看起來都充滿希望,每每在與他們談話間,

我感受到他們整個生命的豐富,以及對未來的盼望,

每一個當下也期盼自己「多活一天就多學一點」
也許是對生命的好奇與韌性,

他們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話語間充滿活力,

看著他們,我也期許自己老了要向他們一樣,成為漂亮有活力的老奶奶~

 

真正進入社區才能看見,原來人有很多的選擇機會

我可以待在家裡看電視,也可以去協會上課,也能去山上賞花,人是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這群阿公阿嬤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們願意走出家門,走進人群,走出城市看看城市裡沒有的樣子

是一種對生命的好奇與堅定的信念,始終是相信「人要靠自己」便能活出有自尊的晚年生活~

 

用開口 豐收的禮物

在北投的這些日子,

漸漸的願意主動與陌生人談話,願意敞開自己接納其他的聲音,更看見「善」在人間的流動
以前總覺得,我過好自己無需去過問他人,

現在我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聽別人的故事,

在每次的傾聽都像是在看一本書,總能從別人的口聽見我未曾看見的世界。


在公車上、公園裡、泡手池,或是餐廳裡都能認識新朋友,聊上兩句。

這樣的愜意與自在是北投這個地方以及協會的阿公阿嬤給我的。

 

因著與長輩們日日的相處,我也喜歡上與人面對面的交流,這樣真實有溫度的感覺尾韻是長久的
是阿公阿嬤的熱情感染了我,本以為我會害羞的不敢說話,

沒想到和他們相處就像是和自己的阿公阿嬤聊天一樣,讓我能輕鬆自在的感受每個當下。

 

看見需要與回應

我從不覺得自己能給予些什麼,

來到協會後我發現自己認為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於長輩來說並不平常,

這些也許是困擾他已久的,求助無門的,被不耐煩回應的,我們就這樣成為他們的希望。

因為太多的需要,我常常講到喉嚨乾澀無法發聲,

但我還是期許著自己能夠回應完每個需要,因為下個能幫忙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

 

 

 

 

 

 

 

「傾聽」

是我在本趟旅程做的最多的事情,

是因為希望自己能夠收穫更多同時也能帶給對方一個窗口,所以我選擇安靜的聽認真的回應,

而不是總想著我要讓他知道「我多厲害」,

也因著這麼做我能在給予幫助後有喘息的空間,讓我在別人有需要時我能有更多的精力來回應。

 

 

 

 

 

 

 

耐心與積極是我認為在與長輩相處時最重要的精神

老化與世代差異是不可忽視卻無法改變的,

我們若明白這樣的差異,在每次陪伴與幫助時才能保有最和諧的互動,心態的轉變是在每次的相處中悄然發生。

 

我會提醒自己「慢一點」,慢一點是能讓急躁的心安靜,也能與長輩站在同個角度看待。

也因為長輩相較我們更慢些,當我願意主動,不論是「早安」還是簡單的關心問候,

溫度就能悄然上升我們之間的距離也就能更近一些~

積極是想打開對方心裡鎖上的門,耐心便成為牽著對方走出門的手,也因著耐心與積極我們都默默的走近了對方的心~

 

:要再來喔!我會想你們~

最後一天,我聽到這句話。
這群阿公阿嬤好像真的把我當成自己的孫女看了,心裡莫名的感覺酸酸的…
短短不到一個月卻好像相處許久,也默默走入彼此生活之中。

是的,下禮拜上課見不到我們了。

但,我願意為了你們再來一次。

儘管忙,就算遠,

我也不會忘記20歲的暑假我認識了一群把我當孫女照顧的阿公阿嬤。
 

作者小檔案

顏彩妃
中山醫學大學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理解,是從踏進人群、融入社區開始的。

從國中參與淨灘、舊鞋救命,到後來籌劃策展倡議、實地走訪澎湖、金門與屏東、在偏鄉陪伴長輩,

我用一次次的行動靠近那些我關心的議題,也讓自己的眼睛與心都變得更柔軟。

我喜歡拍人,特別是那些被忽略的神情、眼神裡的溫柔、說不出口的情緒。

拍出一張照片,讓人重新被看見,是我一直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事。

這次,我想帶著好奇和相機,走進硫磺谷社區,靜靜生活、慢慢觀察,一起記錄那些很日常、卻也很動人的故事。

讓這片土地的樣子,被看見,也被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