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彰化市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Formosa玩具基地] - 陳思絜

總要趁著青春,趁著有時間,去做些什麼只有現在才能做的事!

青春這麼短,暑假這麼長,總要做些什麼只有現在才能做的事。是在去年環島後的小小體悟

在前往學餐路上的樓梯轉角瞥見了「蹲點‧台灣」的海報,忍不住停下腳步看了看簡章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十五天,深入的認識在地",感覺超級酷!也埋下想參加的小小種子

當國文老師再次提起這個活動,最後推了一把。就試試吧!試試看又不會有什麼損失

抱著這樣的衝勁,趕在報名截止前一天完成了自傳與報名表,誤打誤撞的進入了複試,很幸運地成為了蹲點的一份子,卻仍有些迷迷糊糊

 

在宿舍看到錄取訊息,除了喜悅,更多的感受是不可思議的

當初看著蹲點海報的我,從沒想過在幾個月後真的會成為這項活動的參與者。

 

有些興奮、有些期待、有些迷茫,帶著這些心情,開始了這段旅程


蹲點起程

「蹲點‧台灣」是什麼?直到培訓營的期間,開始對於這個活動有了真正的認識

認識服務是什麼,學習如何記錄,每天都像一塊海綿,用力的吸取一切台上飽滿的知識

活動規劃、企劃發想、主題設計,一張張海報被文字與色彩填滿

看著其他組夥伴們分享與討論時眼中閃爍著的熱情,更讓我感受到這將會是一趟不平凡的旅程

充實的知識與厲害又活潑的夥伴交織而成的是對於這項活動更深的期待

對於蹲點的想像也漸漸清晰起來


十九歲的暑假,在玩具基地待十九天

基地的性質比起蹲點大多是社區或部落,更像是個辦公室,但我們依然會見到許多人、仍會有許多事情好做

親送要回收的玩具而來的家庭、假日出現的保母志工、任你挑活動前來的周遭家庭,是我們會接觸到的人

這些人都是因為玩具而出現,因為玩具而在這個地方相聚

也許屬性有些不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都在蹲下後,在服務與紀錄中,發現與認識這些發著光的地方

 

作為玩具基地的第一屆蹲點夥伴,也是基地裡的第一批的實習生

沒有前人的經驗,有些慌張,卻也讓我們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去發現、去體驗,基地的一切

 

每天早上九點到基地報到,跟著老師們開始完成基地的任務

可能是分類玩具,可能是拆箱包裹,也可能是和玩具車一起去到親子館、醫院

在這一天天的日常裡,拼湊出基地的模樣

也讓我體會到,原來,工作也可以很有趣!

每天和玩具待在一塊,看著每天到來的玩具們

總是很興奮的對著那些籃子裡的玩具發出驚呼

好像又回到那玩著這些玩具的童年時光

 

帶著好奇與有紀錄片的拍攝與日誌產出的種種因素,和老師的聊天不止於日常

我們聊過去,聊未來,聊好多好多

也從老師和基地身上學到好多

那些我不曾見過的世界,那些社會中的種種,那些我很少接觸到的一切


回望這十九天

從當初的生澀到後來的熟悉,就像在這裡待了好久好久

離別那天搬著大包小包坐著公車來到基地,就像是抵達的第一天一樣

穿著同一套蹲點的衣服,走進已熟悉的基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不一樣的是對於這裡的熟悉、和捨不得

騎著機車穿行在彰化路上,知道哪個角落有一家好吃的食物,知道那個路口的紅燈有幾秒,知道哪條巷子會接到哪個轉角

 

帶走了一些什麼

是對於基地的認識

是對於玩具的辨別

是封箱的訣竅與轉螺絲的速度

是對於大人世界不一樣的看法

在蹲點的每一天,總是在學習,對事情、對人、對觀點

 

蹲點的日子總是充實的,寫文章、上稿、構思紀錄片

總是依著死線前進

有了時間的壓力

強迫將頭腦裡所想的那些轉變成文字,也練習琢磨文句、練習編輯整理、練習不拖延

也許還沒能好好說完全部,但也已經成長了許多

 

蹲點的日子是開心的,有好棒的基地和好棒的老師們

每天和好多好多玩具為伍,和有趣的老師們相處

初次見面的幾天我們有些不善於打破安靜

是基地裡的老師的熱情逐漸打破沉默

老師總毫不吝於和我們分享

在相處上讓我們就像是在這裡待了好久的員工那般熟悉

也提供了好多協助,讓我們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進行地順順利利

每天都很期待去基地報到,喜歡這段每天都被玩具包圍的日子


我擁有什麼?我真的能夠帶來什麼嗎?

我有什麼?這個想法常常在腦中浮起

不論是報名的當下,或是在見到那麼多厲害夥伴後,一直到蹲點的期間

作為一個生科院學生,又只是一年級,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專長或優勢能夠去服務嗎?常常忍不住懷疑

在深入基地後,也發現基地不論是宣傳、網站、工作,都已經是很完善的狀態:活動時會配有專業攝影師、製片,看著之前的影片,我們單薄的器材瞬間看起來好渺小。我能夠帶來什麼?我們在蹲點社區的定位是什麼?

鏡頭與文字對準的是那些我們每天每天都會碰到的事情,但卻遲遲沒有對焦

直到第一次跟著玩具車出任務,這些問題好像有了一些解答

 

活動的現場有專屬的攝影機,他們會紀錄活動時孩子們的身影、參與者的笑容

也讓我發現,那些沒有被記錄到的,是幕後老師們,不論是發想、準備還是基地的運作,而這些總是在鏡頭外的故事,是只有在這裡蹲點的我們才能夠看到的

其實很少人會記錄基地平常的日常,看起來很有趣!看著縮時紀錄下的工作錄影,老師這麼說著

是呀,好像唯有蹲下來,才有機會好好體驗這裡的一切

不一定要有甚麼大計畫,在基地裡成為老師的小助手,是用影片相片與文字記錄著這裡發生的事,便是我們能做的事


蹲點,一段完全不一樣的旅程

是去到一個新的地方,並深入認識與學習的經驗

因為蹲點台灣,我才有機會走入玩具基地,認識這個充滿玩具、活力、熱情的地方,和那些基地以及老師們的故事

在服務與紀錄的過程裡也有了很大的成長

也許我身分反而讓我更沒有設限,不會因為專業而綁架了視角

純粹的用心、雙眼與雙手,用十九歲的靈魂,去體會,去感受,這個有趣的地方


感謝

謝謝在蹲點路上遇到的所有人、事、物。

謝謝玩具基地

謝謝海龍王、歪歪、銖君老師,在這三個星期的照顧,讓我們有那麼多的機會與事情觀察,讓我們記錄,也總是毫不保留的和我們分享基地裡的一切

謝謝基金會給了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來到這裡

謝謝家儀姐總是熱情地的關心我們

謝謝我的夥伴,一起參加一起各種趕死線一起完成了這項冒險

謝謝勇敢的自己,沒有當初的那股衝勁,我不會待在這裡,不會認識基地裡的大家,更不會擁有一段如此特別又充實的日子

謝謝蹲點過程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謝謝一切


抱著熱情與好奇出發吧,這一路上的一切,都將是最珍貴的寶藏。

作者小檔案

陳思絜
嘉義大學

大家好~我是陳思絜🫧。來自群山環繞的南投,現在是嘉大生物資源系的大一⛰️🌱。喜歡冒險,喜歡旅行,最喜歡到處趴趴走,上山下海,接觸新的人事物(´▽`)ノ

期待在蹲點的日子裡將看到感受到的一切都用文字、影像記錄下來,保留下每一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