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 劉珆妗
其實這裡並沒有什麼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大故事,畢竟因為摔車,只短短待了四天;多是一個個的瑣碎事件拼湊成今天的文章,圍繞在人與感動。
太陽總是很烈,到觀海亭爬著石頭、消波塊到岸邊是我們每日的生活。從一開始的害怕跌倒,第四天時已經可以熟練快速地抵達石滬群了。海風吹來混著鹹味,總是把我們的頭髮變得黏黏的,正中午的太陽也讓我們汗流浹背,防曬外套全黏在皮膚上;不過療癒的海浪聲卻讓人覺得一切都還能忍受。
ˋ
幾乎每天都是接待北部來的孩子,幼稚園團客、或者報名 YOYO 團體行程的客人。一邊替孩子們感到開心,家長為他們安排許多戶外的學習體驗活動;尤其是與 YOYO 合作的團價格並不便宜,家長為了孩子們很捨得花錢、花時間陪伴,蠻感動的。另一方面卻讓我想到其他同年齡、家裡經濟狀況比較不好的孩子都沒辦法享受同樣的生活,總覺得有點心酸酸的。
記憶回到接待 YOYO 團客的那幾天早上,館內總是充滿著孩子們的笑聲。他們先是從綠色隧道一路騎腳踏車來到觀海亭參與石滬群的生態導覽,接著才會到故事館用餐、開始下午的 DIY 課程。在岸上時,小朋友的臉上全是興奮,每個人都好像準備好要展開一場海邊的大冒險。我們徒步走過陡峭的石子路,由上往下爬、來到了石滬區,場面馬上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都等不及發現躲在海灘的小生命們。有人蹲在石縫邊觀察,一看到小小螃蟹鑽出來就大喊:「老師!這裡!」;有人追著蝦子跑,結果蝦子一跳就不見了,留下一群孩子傻眼又大笑。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很積極地尋找小動物;不過仍然有少數幾個孩子有點怕,一直說:「好噁心我不敢碰!」但其實又忍不住靠過來看。
最後在我們的鼓勵下,他們還是小心翼翼伸手去碰了一下,然後笑著說:「欸其實還好耶!」看著他們變勇敢的過程,覺得感動又好可愛呀。導覽老師講解時,我們姐妹倆也沒閒著,有時陪他們一起翻石頭、一起找槍蝦或螃蟹,順便用相機記錄下這些可愛珍貴、十分溫馨的家庭時光。
中午時刻,大家都一起回到故事館享用午餐:是只有這裡才吃得到的特色海客料理。菜色豐富到一上桌就令人眼睛一亮!桌上擺滿了鹹香的客家鹹豬肉、熱騰騰的三杯小卷、清爽的燙秋葵、還有酸酸甜甜的桔醬蔬菜卷,每一道都富含濃濃的在地滋味,以及地方媽媽們的愛心。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大人們也邊聊邊笑,氣氛十分溫馨。看著大家一邊嚐著食物、一邊討論剛剛在海邊的時光,透過生態導覽、地方料理將本該沒有交集的人們聚在一起,創造出新生機、幸福感,這就是地方創生最能體現的價值吧。
好像沒提到蹲點時的住處,最後一篇來分享一下。每組住宿的狀況不太相同,有些組別住在很漂亮的地方,至於我們住的地方就比較純樸簡單。
那是一棟鐵皮屋,旁邊養了兩三隻狗、十幾二十隻鳥,走路到故事館只要三分鐘。屋主是在一旁開熱炒店的阿美姐,是個給人感覺落落大方的阿姨。
房間很樸素,給人一種阿嬤家的感覺?但好像又更原始一點,浴室是沒有鋪磁磚的深灰色水泥地。提前場勘時屋主有帶我們去看住處,她那時不經意用台語說出:「只是要給外勞住的,就沒特別整修。」聽了覺得有些心酸,但我們是客人也不好說些什麼。接著從浴室走到房間,我們房間沒冷氣,有一隻工業用的大電扇;和隔壁日本同學的房間打通,整體來說住所稍微顯得沒隱私一點,不過當然是有地方住就已心存感激。
同住在隔壁的還有一位印尼姊姊,她是阿美姐家的看護,在台灣生活了十幾年了,中文說得很好,人也非常親切,還和我們說髒衣服就丟著,他能幫我們洗;平時要是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她,讓人覺得很安心。和她一起生活的四天,看見她的獨立及不怕被生活擊垮的韌性,離鄉背井十幾年,待在這個老舊狹小的房間、在這偏僻之地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真的好不容易。好像有如觀海亭的石滬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規律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隨著漲退潮,石滬裡留下了一些魚。相較於印尼姊姊的故事,這幾年留在台灣,不知她留下什麼、得到了什麼呢?
作者小檔案

新竹 • 新豐人⎪珆妗(ㄧˊㄐㄧㄣˋ)⎪Liu Yi-Chin ⊹.݁˖.݁༉‧₊˚.
是在田邊長大的孩子,喜歡大自然、動物;喜歡觀察身邊的一切,再透過文字或圖畫記錄下來。
希望可以帶大家看見世界溫暖漂亮的角落,期待和所有人分享新屋岸邊的蔚藍美景及有趣ㄉ故事 ⊹₊⋆.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