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永樂社區 - 邱麗芸

   說到在地故事,我想介紹一位我在林邊認識的好朋友,她是高齡八十歲但身體仍然硬朗的「粄條阿嬤」。

  我們倆之所以偷偷稱呼她「粄條阿嬤」,是因為阿嬤的兒子就在林邊大路旁的平房開小吃店,阿嬤愛子心切,希望為他招攬更多客人,常常,和我們聊著聊著,就莫名其妙地將話題帶到兒子的客家粄條店,向我們推薦那Q彈好吃的乾粄條,以及俗又大碗的家常炒飯,不時詢問我們嘗過了沒?覺得如何?滿意的話要推薦給更多人。阿嬤直接而自賣自誇的可愛言談,讓我和昱臻哭笑不得。也因此出現了「粄條阿嬤」的暱稱。

  我和粄條阿嬤是在社區健走活動中認識的。那天我凌晨四點半就起床,五點天還未亮,就在社區廟廣場集合,準備一年一度的健走活動,步行範圍大概5-10公里。本以為這麼早,大家意願不高,沒想到廟前聚集的人潮越來越多,小小的一個永樂社區,竟可以在大清早聚集到上百人,社區的向心力、活動經營成果令人佩服。

  活動倒也隨性愜意,不像大型比賽有鳴槍搖旗的形式,村長麥克風一聲令下:「開始走!(台語)」大家便三兩成群,跟著前導車前行。

  我看著這不可思議的散步行列(本來預期是小慢跑或快速健走,不過看來就是單純的走路環社區呢),跟在隊伍的後頭一起往前。

  緣分使然,我和身旁一位看起來親切的阿嬤搭話,想了解她平時參與社區活動的頻率,以及自身健康的狀況,覺得可以成為影片題材。而這位阿嬤就是日後成為好朋友的板條阿嬤。

  健走接近尾聲時,我竟腳疼的走不動,可能是穿新鞋咬腳,也可能是平常太少運動,總之,我對身旁的板條阿嬤哀怨自己走不了了。她倒非常的「真性情」,給了我嗤之以鼻的不屑表情,驚呼:「唉呦,你年輕人已經走不動,我七八十歲了呢,糟糕糟糕,這樣吧,我牽的這台腳踏車給你騎去終點吧!」說完,她將她從一開始健走就牽著的單車交給我,我不好意思的跨上阿嬤的車,「呼──」真是輕鬆多了。

  我先抵達目的地,倚著車等著阿嬤走來。這時,迎面而來的幾個大姊、阿婆,都用同情的表情對我說「你不常走齁」、「怎麼走不動了啊」、「年輕人加油呢」,原來,粄條阿嬤在前往終點的路上,沿途播報我這個都市佬不耐操的糗事,大概是覺得十分令人搖頭、說來讓大家笑笑吧。我頓時成為焦點……又是一次的哭笑不得呢!

  說實話,林邊的板條阿嬤和我自己的彰化阿嬤很像,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態度直爽。會不留情地奚落我,也會毫不保留的表達她的關愛。

  記得一次去粄條阿嬤家找她聊天,她看著我因過敏而浮出可怕紅斑的小腿,誇張的嘆:「唉呦,這是怎麼啦,可惜小腿這麼白喔。」我聽了真有點難受,因為這個過敏狀況已經一個多月了,看了醫生吃了藥還是沒好,沒想到阿嬤奚落完我的醜腿,竟轉身拿了一罐藥膏,特地洗了手,要親自為我上藥,那是她鍾愛的獨門藥膏。抹完後,她叮嚀我若是覺得有效,再回來找她擦藥,若是沒效,記得上醫生館去打一針(老人家好像覺得看醫生沒打針就怪怪?)。總之,我很驚訝也很感動阿嬤的舉動,人情的溫暖就在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散播。

  有時候想想,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在數百人參加的社區健走中,我和粄條阿嬤特別有話聊,有機會到她家坐坐,聽她說故事,品嘗她推薦的客家粄條,還讓她為我塗藥。回到台北,林邊人口中的「頂頭」,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機會雖多,但卻不容易開展一段值得收藏的緣分了呢。

作者小檔案

邱麗芸
臺北醫學大學

北醫醫學系

來自彰化,喜歡閱讀、聽音樂,嘗試新事物。個性時而外向奔放,時而卻嚮往孤僻的貓咪縮成一團沒人發現。

2018暑假,和大學同學昱臻參加蹲點計畫,在第一眼覺得平凡的林邊永樂,開啟一連串有趣的緣分,發現平淡中的耀眼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