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台中天恩關懷協會 - 翁韻涵
第二屆「蹲點˙台灣」 台中天恩關懷協會 點滴故事
現代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恩關懷協會朱書英一家的故事
翁韻涵
你六十五歲的時候,會有幾個孩子、孫子圍繞在你身邊?
你六十五歲的時候,想去環遊世界,還是在家種種花草、養養鳥?
你覺得你六十五歲的時候,還可以做多少事?怎麼渡過每一天呢?
生命的後面三分之一,有人選擇為自己而活,也有人選擇為他人而活…
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在現代這個社會裡竟然有人默默地奉行著,他不只照顧自己的小孩,更為幾十個家庭的小孩付出了關懷和努力…他,就是台中縣大肚山雅比斯教會的「朱書英長老」,一位六十五歲卻仍努力不懈、三年前一手創立「天恩關懷協會」、為四十幾個弱勢兒童開立課輔班的幕後推手。
他不只減輕了弱勢家庭家長們的負擔,也讓孩子有了較健康的成長環境。
朱書英長老原本是住在台東東河的阿美族,為了傳福音搬遷到台中,年輕時做過工地的搬運工人,過著用勞力換取生活的日子;後來學會了開卡車,經營起南北貨生意,賣些麵粉、雜貨…等,從一個人一台車,到後來有了自己的倉庫,變成自營批發商,生意也愈做愈大。這樣一個年輕原住民,從台東部落來到台中生活,很辛苦、也有很多挫折,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不懈,朱書英的生活愈來愈穩定,家庭也陸續添了許多新成員。大朱、二朱、小朱是他的三個兒子,如今都已成家,其中剛新婚的二朱和二朱媳婦肚子裡的寶寶也即將來到這世上;三對兒子媳婦,加上女兒和女婿,還有妻子的支持,一家十口都投入「天恩關懷協會」這個更偉大的「家族事業」的經營;男主外,退伍後就繼承家裡的貨運事業,負責賺錢養家、填補協會需要的資金;女主內,義務負責協會的課務、行政、餐點。
朱長老的家人們從民國九十七年九月開始,因為認同長老的心願,加入了協會的關懷工作,但大家幾乎都是從懵懂中學習;譬如女兒朱小玲回憶兩年前接下任務時,自己並沒有真正帶過小孩的經驗,硬著頭皮用耐心和愛心來教導;這段過程讓她心裡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因為小朋友從一開始說粗口、不受管教的狀況,到後來慢慢進步,變得有禮貌、成績也進步了。這過程中也難免感到無助、沮喪、甚至想放棄的時候,每次都只能和父親(朱長老)一起跪下來向上帝祈禱。天恩教育小朋友的重點,並不在於課業成績要有多好,而是著重在品格態度方面,用心靈輔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改變他們。
大媳婦兼協會行政的月娥老師,也在接下行政的工作後,慢慢自我成長。拜科技帶來的便利所賜,透過網路了解其他協會的運作模式,進一步協助天恩向外界募集資源、一步步穩定發展,因為這樣追隨長老的腳步經驗,甚至讓月娥老師有了回到校園,進修攻讀社工學位的想法!
擔任協會訓導主任兼接送司機的朱小哥也覺得,看到孩子的成長改變,發現自己的生命也跟著有所學習和轉變;自己小時候因為原住民的身分背景,覺得似乎有點矮人一截,看了更底層的角落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很幸福,也才驚覺生活周遭有更多人需要幫助!至於協會未來的發展,朱小哥也很肯定的說:「我們的目標一致!長老怎麼走,我們就跟著怎麼走!」而他幽默風趣的性格,在和小朋友的互動之間,相信也是一種活教材,教會他們隨時保持一顆樂觀的心!
朱家男人在外打拼奔波,下班後回到家裡不是立刻睡覺休息,而是繞到協會裡看看天恩的孩子們、和小朋友們聊聊天、開開玩笑;朱家女人則是把小孩帶到協會裡一起養,前一刻還在哺乳、下一刻又充當起課輔主任或是品格教育的老師,煮菜、做點心也是樣樣一手包辦!偶而禮拜天做禮拜,或是主日學的時候,朱家人也總會和教友們談到天恩的狀況,希望引起更多關注投入和愛心力量的擴散。
朱長老在民國九十七年九月成立協會,起因是因為看到路上遊蕩、穿著破破爛爛的國小學童,細心了解後,才得知他的家庭問題;持續投入關注後,發現這樣的孩子在大肚鄉不只一個,他們的家庭裡有時候是父親過世,母親是外籍配偶卻失蹤不見,只留下年邁的阿公或阿嬤獨力扶養年幼的孫子;有時候可能是父母親吸毒入獄,無人照顧…正巧九七年間,經濟蕭條,原先就在雅比斯教會服事的朱長老和一家人才興起了成立「天恩關懷協會」的念頭。
一開始,外界並不看好朱長老的想法,認為他只是在胡思亂想、三分鐘熱度而已,於是長老只能靠著撿垃圾資源回收、到市場撿剩菜…等方式來募集物資、維持協會運作;後來從九八年四月間,才開始有麵包店願意奉獻,每週的一、三、五送來麵包給小朋友吃;九八年五月間,因為朱長老常帶不同小朋友到診所看病,醫生詢問下才發現長老的義行,讓天恩孩子免費看病;九十九年,邁入第三年才陸續有人送菜送米送水果,唯一的條件是送米的先生希望年邁的長老不要再在半夜裡到大街上拾荒;其中,中華電信的幫助也讓長老感念在心,包括台中豐原營業所不時提供物資贊助,或是舉辦小朋友的體驗活動、中華電信基金會捐助十台電腦、網路、MOD等設備。
從前兩年的篳路藍縷、萬般艱辛,到今年,才算是天恩稍稍邁入喜樂年,因為愛心街上的左鄰右舍有愈來愈多人認同長老的義舉、紛紛主動送來愛心物資與協助;而九月初,因為擔心孩童安全問題、還有人數增加問題,長老主動尋覓了更寬敞的場地,作為天恩孩子課後輔導的教室;講到未來的計畫,長老眼神中閃耀著光芒,希望除了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加入天恩,更希望有能力培養孩子們到國中求學階段;然而下一秒,長老又不禁滿面愁容──八到九萬元的場地租金和開支、人數的增加與師資的不足…這些都是朱家人要面對的全新的挑戰!
看完這些故事,也許你已經過了六十五歲,也許你離六十五歲還很遠,也許你正要接近六十五歲…你想怎麼過接下來的生活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能是個乍聽之下有點崇高的理想,但其實是真實在現代生活裡,被朱家人落實的一個觀念和作為。有空,請到台中大肚山上天恩關懷協會走走吧!
(台中天恩關懷協會blog : http://www.wretch.cc/blog/Allgod520)
作者小檔案
目前為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正在和論文抗戰中。
參與過幾部紀錄片製作,關注外籍配偶、弱勢族群等面向,但總是在拍攝過程中感到心的困惑和新的掙扎;也曾到蘭嶼進行原住民部落服務。喜歡不斷發現新事物、人道關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