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中市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 EP7 ▌《動人的故事,往往藏在主人平凡無奇的日常裡》
EP7 ▌《動人的故事,往往藏在主人平凡無奇的日常裡》
很多故事其實都是源自一個簡單的問句
比方說,你當初怎麼會想要來做藍染?
故事始終存在,只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互動
它才會有被記錄、被傳遞以及被珍藏的可能
▌動人的故事,往往藏在主人平凡無奇的日常裡
對於太平藍技師麗貞姨來說,投身藍染工藝這件事,無關乎「復興傳統」、「地方創生」、「發揚在地文化與精神」,這些高大上的學術詞彙,就只是「為了生存」而已。和麗貞姨聊天,提到之後想要「採訪」她時,她總是不斷地說自己笨、沒有墨水,不懂該怎麼回答問題,也不知道有什麼故事好講。
然而,當我們漸漸放棄以傳統的正規採訪方式,轉而以朋友間輕鬆聊天的方式向她提問時,她信手拈來就是好幾段精彩的人生故事。當然,那是之於聽故事的人來說,我們會將之稱為「故事」。對她本人而言,那就是平凡的、庸碌的日常,她不懂為何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過自己倒是越說越有興致。
▌一切的起點,不過就是「為了生存」
麗貞姨說自己做過打字工、區公所的出納員、電燈開關工廠的員工,儘管她三兩句總不免自嘲自己學歷低、不夠聰明,但字裡行間依稀能聽出她是一個勤勞、謹慎且辦事效率極高的人。九二一地震過後,孩子們漸漸離鄉去都市就業。留在太平鄉頭汴坑的麗貞姨,還是比較喜歡鄉下的生活,恰巧當時水源地基金會在頭汴坑附近發起了多元就業的計劃,得知消息後沒有多想,就立刻報名了。
麗貞姨事後才知道,這份工作竟然要從採集藍草植物開始做起,心生放棄的念頭,乾脆打電話跟負責人說她不做了。負責人說這機會很難得,三年才會抽一次,請她慎重考慮。麗貞姨幾經思考過後,終究還是為了生計妥協。沒有什麼戲劇性的起點,也沒有任何崇高的理念,這或許才是多數人生命最真實的寫照吧。
▌順著生命之河來到藍染工坊,遇見人性的溫暖與良善
第一天在半山腰的工坊報到時,麗貞姨說職訓人員聽到名字後,一眼就認出了她。或許是因為從來不會有人主動放棄這樣的機會吧。她接著提到其實創作工坊原先是一間餐廳,倒閉棄置了半年以後,董事長重新把它買下改建成復興藍染的基地,因為此地不遠處即坐擁一整片的藍草植物田。
或許是源自於對天命的順服與謙卑,麗貞姨在工作的第一天,便扛起管理者的責任,將工坊外的藍草田拆分成不同區域,分配不同人力去採集。隨著工坊的發展,好客慷慨的麗貞姨漸漸和周遭的農民熟絡,不時去採購他們的產品。有了互信友善的人際連結,工坊陸續收到農民餽贈的植物和水果,用來拓展更多元的染製技藝。
如今麗貞姨提起在這裡的回憶,無不是陽光、燦爛,充滿著爽朗笑聲的。她說自己對實習生和工讀生比較嚴格,但就是因為在乎他們,才會苛刻要求。麗貞姨最後給我們看了幾張工讀生離開前寫給她的手寫信,她一直把信珍藏在背包裡,說著儘管後來她們出國深造,還是會偶爾寄巧克力、紀念品和明信片給她。那些誠摯的心意,橫跨了好幾個時區,溫柔地抵達彼端,在她心底刻下永恆的記憶。
麗貞姨念茲在茲,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誠懇。
誠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