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花蓮福音部落 - 鄧皓允

我們坐在車上,遠遠看見兩個孩子朝著我們大力地揮手,邦文老師也微笑著伸出左手揮了揮。開進福音社區後,坐在路邊乘涼的老人、在商店聊天的居民們一看到老師的車開過,就會親切地和老師打招呼,「老師好!」「邦文老師!小朋友還好嗎?」「嗨!邦文!」短短的一條路上,竟然有種變成明星的感覺。我完全沒辦法相信,在這樣一個阿美族部落裡如此受到尊敬的邦文老師,其實是來自高雄的漢人。

SAM_3248.JPG

「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所以我必須比他們更了解才能教他們… …」來到花蓮,看到部落教育、社區面臨的問題,邦文老師所做的,是用自己的時間,真正地、深入地去了解這裡,這裡的文化、智慧還有居民的想法。不論是部落的傳統儀式、發展歷程還是現況,我們所問的每個問題老師都能很深入地和我們分享。老師是真的了解部落。藉由對部落的這些了解,老師一直在思考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年輕人不斷外流的福音恢復應有的樣貌。

 

因為有深入的認識,老師的想法沒有被主流的思考束縛,所以才能從最根本的問題著手、最關鍵的一群人開始改變,也就是部落未來的青年。每次聽老師分享他的理念和做法,我們兩個人總是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和感動,衝擊的是有遠大目標卻有細膩循序漸進的過程,感動的是不曾被澆熄的熱情和為孩子、部落著想的那顆心。

 

在部落課輔班開始上課的前一天,老師開著他開了十幾年的休旅車,到每一位孩子家中提醒他們接下來的課程。那個時候我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這些小朋友看到老師出現在他們家門口卻一點驚訝的神情都沒有?」很快地,這個疑問就得到了解答。

 

課輔班上課的地點是在福音部落的聚會所,快要開始上課時,我們會看到幾位活力充沛的孩子先抵達,拉著我們聊天、打球。過沒多久老師的招牌車就會出現在轉角,窗戶搖下來,一大群的孩子從裡面伸出手來對我們大聲地打著招呼。老師每天到這些孩子家裡載他們上來上課,下課後也是一樣一一將他們送回家中,人多的時候還得跑上兩三趟。但這對老師來說早就習以為常。

 

為了激發孩子們對部落的認同,課輔班除了給他們課業輔導的機會,也會安排認識部落的課程。邦文老師把多元的課程結合,希望孩子們喜歡上學習、看到部落的美和部落的好。從部落紮根,長出的枝葉有一天才會繼續庇蔭部落。這是一個為時非常長的計畫,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而老師並沒有動搖過。

DSC00413.JPG

「我覺得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大的挫折,因為我想對的事情就應該要去做,錯了再修正。」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和邦文老師一樣從部落意識出發,所以可能不一定能夠理解老師的理想,但在訪問部落居民的過程中,我們也確實感受到他們對於老師全心全意地付出懷有深深的感謝。

 

「… …所以這三顆星叫做夏季大三角… …」雖然在黑暗中看不太清楚,但從小朋友興奮的聲音就可以想像他們仰著頭跟著老師一起指著星星的模樣。或許這些孩子還不懂老師對他們殷切的期望,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長大後一定不會忘記,曾經有過這麼棒的一位老師。

作者小檔案

鄧皓允
成功大學

我是皓允,來自高雄,現在是成功大學升大二的學生。我很喜歡自然,對動物特別感興趣,如果和我走路走到一半發現我不見了,有很大的機率會看到我在不遠處嘗試摸路邊的小狗。這次蹲點,讓我得到很多很深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