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南投溪底遙學習農園 - 陳虹羽

在溪底遙的那段日子,正逢龍眼的採收期,於是我們註定要與龍眼為伍似的,參與了那忙碌的時節…

對於兩個看起來就不諳農事的女生,大家總是親切地問候,就算是採收的速度遠遠慢了其他人許多;但當他們看到我們採完一簍後,還是不吝給予大大的讚美,聽到這樣的「備受肯定」,我們只能心虛地以笑容回應。就這樣,早上跟著果農採收到傍晚,晚上又一起幫忙龍眼的修剪,幾天下來,我們對龍眼乾的製作過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體驗過後才真正發現一顆顆龍眼乾的製作是如何費工,從摘下、去除枝葉、揀選、烘焙、日曬…繁多的步驟一點都馬虎不得。

 

這裡的人不光對作物用心,對人也總是以最真誠的心相待…

還記得蹲點期間來了一個颱風,雨勢大到外面都積了不少的水,看到外面雷雨交加的駭人景象,我們兩個也早有默契地吃起了乾糧,沒想到過沒多久,便看到阿姨冒著風雨出現在門前,顧不得自己腳邊仍滴著水,見了我們便問吃飯沒,就怕我們被困在小小的房子挨餓著,後來聽到我們吃飽了,還執意要端飯菜過來給我們。於是在那個夜晚,我們又享用了一桌的飯菜,很平凡,心卻暖暖的。

活動照片4.JPG

獨特的務農哲學,蘊含著與萬物間和諧共存的智慧…

當我們問阿伯作農最辛苦的是什麼時,阿伯毫不猶豫地便回答:除草。因為不能使用除草劑,所以偌大的果園除草都得靠人力進行,在炎熱的烈日下,衣服被汗水溽溼往往是最令人折磨的,而這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為雜草蔓生。原本以為阿伯應該會對雜草大吐一番苦水的,畢竟若不是擔心雜草與作物競爭養分,也不必這樣大費周章地除草,但令人意外的是阿伯不僅沒有任何抱怨,反而還說除完草的他會將草聚集在樹的根部,如此一來等它爛掉後便成了作物的養分,土壤也會變得較為鬆軟。我傻住了,在阿伯的世界裡,沒有生物是對立的,這一刻看似充滿危害的雜草,下一秒或許就化成滋養土壤的養分。頓時間,我為我自己膚淺的想法感到羞愧不已,同時也打從心底佩服眼前這個歷盡風霜的老人。

活動照片1.JPG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對自然的珍惜與用心…

老實說,在尚未接觸溪底遙前,一直對它不是很有好感,因為總覺得這類輔導農民的組織可能只是轉換不同形式來剝削農民而已。然而實際了解後才發現他們有著跟農民一樣愛護土地、呵護作物的心,看到枝頭上的裂果或地上的落果時,他們會覺得可惜,這並不是因為減少一顆果實的收入,而是捨不得辛苦栽種多時的作物在最後收成時被迫放棄。

 

永遠記得第一次果園日時看著雅喬開車在蜿蜒山路中的震撼,在幾近相同的山路,兩旁種著千篇一律的果樹,她卻能清楚地穿梭其間,並熟練地在岔路轉彎,若是一個從小生長在鄉下的小孩那也就算了,可是眼前的她卻只是個剛畢業沒幾年來自都市的女孩… …。後來,我終於忍不住問了金枝姐為何不會在山裡迷路?只見她一副沒什麼地說:「走久了就會了阿!」如此的輕描淡寫,背後隱含的卻是為了更了解果實的生長狀況而多少次往返曲折山路的路程… …

 

平凡的日子裡,有著屬於自然的節奏…

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地做著,生活沒有什麼太多的外在刺激,可是卻能真切地體會到每一天,很平淡,也很實在。時序推移著,作物長了嫩葉、開了花、結了果。在這裡,日子的累積換來了作物的成長,隨著季節的更迭,於是有了龍眼,有了柳丁,而我們的到來與離去彷彿與這農村無關似的,它,依舊逕自以一種恬適的步調向前,準備迎接下一個作物的熟成… …。

作者小檔案

陳虹羽
政治大學

一個20歲的大學生,總喜歡想著能為社會做什麼,但,也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直到有一天,突然覺得要開始做點什麼了… …。想了又想,好多的事都太過困難,不知道從何做起,於是只好告訴自己:「無法做大事,那就先從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