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花蓮羅山社區 - 程晏鈴
Chapter 1訪客
是到了羅山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有機,以及有機之於羅山的意義。
以前對於有機的認識只停留在無農藥、無化肥,還有很貴的印象,這次,是整個羅山村教會我有機的意義。
有機不只是無毒飲食的落實,更是一種生活的延續,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羅山村給人一種穩穩的幸福感,也許就是這樣的幸福才吸引了許多隻身環島的背包客前往駐足。
因為月荷塘,才讓我們認識從台灣四面八方前來的訪客。
有的訪客帶著小孩,隨興地來到羅山,只是因為喜歡這裡的氛圍,夜裡的星星伴著一家人和我們聊著天,爸爸陪著四歲的小朋友玩著積木,散落在桌上的積木五顏六色,像我們的心情,小朋友整個下午依偎在書櫃旁,媽媽陪著看書。四歲的小朋友早上起床吵著參加書車的活動,孩子們的「超級比一比」喧鬧了整個早晨,此起彼落的笑聲滿溢,就這樣燦爛了我們在羅山的記憶。
客家電視台資深地方記者張國興大哥,也是我們在羅山意外的驚喜。
國興哥為了客家電視台的專題報導到羅山取材,在羅山住了兩天一夜;白天我們跟著國興哥到處訪問,一樣扛著沉重的器材,國興哥卻總是健步如飛而且活力十足,在訪問的同時,他已經在腦中構思如何剪接畫面,不需要筆跟紙畫分鏡,他直接用鏡頭的呈現方式去劃分。看我們兩個笨手笨腳的架器材,攝影機放的方位也不對,國興哥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可以怎麼拍,拍攝時必須先在腦中畫好分鏡表,盡量多拍不同角度的畫面,才會讓故事更生動。國興哥離開前一天,跟我們交換名片,看著他扛著攝影器材,戴著招牌漁夫帽,我手裡握著的名片,依然有溫度。
某個下午,一個女孩騎著腳踏車,來到民宿門口,你會以為他的年紀應該要有人陪伴,看起來很年輕,很開朗,一問之下,原來她來自國防大學,今年剛畢業,想要挑戰一個人環島的旅行,一個人的旅行需要下定決心,給自己勇氣。她羞澀的笑容裡透露出驚人的堅毅。
Chapter 2 孩子
每天早晨迎接我們的,除了滿室的麵包香,最令我想念的,就是孩子的笑容。
好像從來都不用休息,每天小孩們都是火力全開,而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對白都在心裡不斷地重播。
羅山有許多新住民,有好幾位小朋友的媽媽就是從越南嫁到台灣,對小朋友來說,越南也是另一個家鄉。小君秀出越南阿嬤買給她的耳環,Bling Bling的,像阿嬤對她的愛掛在耳上閃耀著。小堅、小佳還有小恩是一家人,爸爸和媽媽在越南相遇,三個小孩的輪廓很深,小恩的手跟腳充滿傷疤,他驕傲地秀出他戰鬥的痕跡,他喜歡擋住鏡頭。小佳很害羞,聲音很小聲,可是樂於跟別人分享她自己的故事,小堅是大哥,喜歡寫作文,代表學校參加作文比賽,總是可以拿到第一名。
對孩子們的敘述,絕對不止這些,然而好像再多的文字都沒有辦法加以詮釋,詮釋孩子們的天真。還記得一朵朵的小紅花,是他們賴在我們身邊,一朵一朵串起的項鍊與手環。用花做成的手環也許脆弱,走沒有幾步就掉了,但落在手中的花瓣,暖暖的,暖暖的。
作者小檔案
淚腺很發達,很膽小,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特別喜歡文字,還喜歡老人跟小孩,對祖孫牽著手的背影特別有感覺。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一事無成,但卻又很想要透過文字和影像的力量把自己感受到的感動與想法分享給很多人知道,可能因為是新聞所吧,目標就是挖掘在地的故事,讓在地凝聚屬於自己的力量,傳承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