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玉里福音部落 - 【終】︱祝福洛合谷薪火相傳,文化永存。

流量密碼解鎖了,然後呢?
在部落的最後一天,我們沒有安插繁複的行程,只打算全心投入豐年祭的氛圍。偏偏此時,意外發生了——我們先前分享的那篇關於婦女與孩子進行 Ficacay 的貼文,竟在社群上意外爆紅,上萬人點讚、數百次轉發,讓我們看著螢幕時怔了許久。
流量從來不是我們的目的,但若能藉由文字影像,讓更多人看見部落文化的美好,那份榮幸真是沉甸甸的。因此,我們在回覆留言時,也愈加謹慎,每個字都小心拿捏,不願造成誤會或偏差。
然而,最壞的情況仍悄然到來。
幾天後,部落青年會長來訊,指出我們在貼文裡存在文化理解上的錯誤——我們以為的「報訊息」,並不是 Ficacay 的正確譯法。當下的震驚與愧疚,讓我們毫不遲疑地下架貼文,並第一時間請益如何修正。經過討論與釐清,我們終於明白了差異,也重新在貼文下補上詳細說明,確保資訊能更準確地傳遞。
幸而,部落對我們的態度並非責備,而是願意一同守護正確的文化脈絡。這段過程,成了我們深刻的學習。
祭典歌舞!
午後,聚會所的歌聲與腳步聲拉開了祭典的序幕。
族人們換上傳統服飾,聚於場中,圍圈起舞。氣氛既熱烈,又莊嚴。鏡頭追逐著舞步,我們則追隨著歌聲的律動。
一旁的美珍姐向我們解釋,這舞蹈象徵著祭典的開始,是對所有人最真摯的歡迎。那一刻,我們彷彿也成為了圓圈中的一部分,被文化的節奏緊緊環抱。
願洛合谷薪火相傳,文化永存。
十五日的時間不長不短,卻足以讓我們看見部落的生活,觸碰到溫柔的人群,感受到文化的靈魂。
我們多麼幸運,能在眾多候選者中被選中,來到這片土地,與族人一同經歷歌舞、勞作與日常。希望我們的存在,曾為長輩與孩子們留下些許歡樂,也在無聲之處盡過一點綿力。
更重要的,是我們親眼看見了部落守護與傳承的決心——這份心火,正閃耀在眼前的舞步與歌聲裡。
而當我們離開時,也願這道光,不因風雨而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