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東卡大地布部落 - Day0 走進知本 【鴨】
一踏入卡大地布部落,從巴拉冠傳來的歌聲似乎不曾停過。
我總是在聽見歌聲時,抬頭問阿邊:「是巴拉冠傳來的嗎?」
越靠近巴拉冠,歌聲越是響亮,在長輩們的帶領下,歌聲伴隨著大家一整天。
卡大地布(Katratripulr)是卑南族傳統四大部落之一,在台東知本。
我們這二十天將住在粘爸粘媽的「第二條路」,卡大地布是由四條街所組成,如同個井字型。
中午剛抵達客棧時,外頭還飄著細雨,部落族人便開著車子邀請大家到巴拉冠共同用餐。
我們坐在和室,聽著外面的雨聲交錯著巴拉冠傳來的聲響,開始期待起晚上可以去參與他們祭典。
(第二條街的和室,我跟阿邊常窩在這裡討論事情)
今天是收穫祭的最後一天,因為颱風來攪局,前幾天有許多活動逼不得已只好取消,但富霞姊跟我們說雖然前一日天氣不太理想,青年們還是在雨中跳著勇士舞踩街回到巴拉冠。
「這是因為我們是石生系統吧!」富霞姊是這樣跟我們說得,他們如同石頭般堅強、頑強的意志力。
所以就算下午飄起得毛毛雨時,大家也都不擔心,不管如何晚上的活動一定會想辦法舉行的!
幸運得,傍晚就沒有雨了。
八點半左右,我們跟富霞姊走進巴拉冠,這是我們第一次踏進巴拉冠。
今年因為颱風的關係,少了許多遊客,但他們說這樣也好,因為這是屬於他們的慶典,最重要的是族人聚在一起。
(少女們在包粿)
祭典的最後一天,卡大地布的族人們會在祖靈屋前獻唱傳統歌舞、打粿、男女心怡時間、烤肉、陪伴祖靈以及通宵到隔日。
我們到時,他們正準備開始打粿,是由糯米所製成,青年人「打粿」,少女們「包粿」!(超級香!!!)
(貼心小提醒:大家來看時,如果是「遊客」的身分,千萬不要擠到帳篷裡去打擾到活動的進行,或是擋到部落長輩們觀看喔!)
在大家打完粿、包完粿後,會拿去祭拜,再發送給大家吃。
這個粿叫做「阿拜(abay)」,吃了可以保佑平安,這次的abay是竹筍口味,是部落的青年上山砍竹子時順便帶回來的竹筍,在經由部落裡的婦女們烹煮而成。
若是沒包餡的abay通常是壓扁的,如果有包餡的就會呈現橢圓(不過已沒有一定啦!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變形狀的!)
(Abay,中間是包炒好的竹筍,外面是剛搗好的糯米)
比較特別的是,在食用前,富霞姊特別叮嚀我們,要食用前左手拔一塊abay揉一揉後,丟置地上。
左邊三次,右邊也三次,這是為了感謝祖靈。
(聚在一起烤肉的青年們)
除了打粿,一旁也有青年們在烤肉,煮大鍋湯,和族人一起共享。
富霞姊也說,通常族人們也會把自己的小孩帶過來巴拉冠,平常就讓小孩們在草地上奔跑、玩樂,哥哥姐姐們會看顧他們,所以爸爸媽媽們都很放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
通常小孩子們會在國小三年級時,開始參與部落事務,男孩們也特別辛苦,從達古範古範(國小三年級的男孩)要經歷九年的時間訓練,才能升為青少年。
有趣的是,在傳統的男女心怡時間,若男子對某位女子有興趣,便會去拉拉女子右肩後掛的絲帶。
透過這個祭典,可以讓男子和女子互相有交流的機會,男子可以展現自己的勇氣、責任感,女子也可以藉由舞蹈、歌唱展現自己的美。
(一起唱歌、跳舞的卡大地布族人們)
整晚,待在巴拉冠的族人們將一起吟唱、跳舞,直到清晨,為這個祭典畫下句點。
一個祭典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是三、四個月,甚至是一年。
孩子們在草地奔跑,從小在這裡成長,問她們是不是整晚都要待在這裡,他們也毫不猶豫點頭!
這就是卡大地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