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東縣原住民東魯凱文化教育協進會 - 重頭戲登場 收!穫!祭!

柏勳:相機 腳架 記憶卡
我:帶齊了!
我們帶了三張記憶卡和兩顆電池,騎上機車前往文化廣場。
我們迎來了蹲點最重要的兩天—小米收穫祭!
達魯瑪克部落在每年七月的第三個禮拜會舉辦兩天的,這個慶典不只是在歡慶小米的大豐收,還有一個達魯瑪克最大的特色-鞦韆祭。炎熱的夏天,人們想到充滿愛情泡泡的可能是海灘,但在達魯瑪克部落的鞦韆祭,同樣充斥著愛情泡泡。
少女們會站上鞦韆,隨著鞦韆盪的越高,自己的腳也要勾的越高,這是一種展示美的方式。結束後對她心儀的少年就會在鞦韆下等著她,把她溫柔的抱回休息區,特別的是這時候少女們需要摀住自己的臉,展示出自己害羞的一面,男子們則是不能讓女孩的腳落地,展現出自己強壯的一面。
在第一天的慶典中,一位一位的少女站上鞦韆,資深的女青年熟練的勾起雙腳,就好像在空中飛舞,新進的女青年則是生澀的勾著腳,雖然動作不如資深的優美,但卻展現出了女高中生的青春生澀感。而男青年們也輪流甩著鞦韆,這廂工作很考驗默契,要是兩位甩的時機和力道不同,就可能會歪掉或非不高。我們看著這些少男少女們之間鞦韆下的約定,真的是很青春很可愛,他們很直接的對心儀對象展示愛意,讓整個空氣都甜甜的。
另一個讓我在這天注意到的是女青年們的服裝,他們都穿著特別的東魯凱紅,遠遠看過去就笑一片花海,而當他們跳舞到你面前時,就會發現他們身上的飾品更是精美,衣服和頭飾都掛滿了飾品,跳舞生會發出青春的敲擊聲,太陽灑下來也會像星星一樣閃耀。
除了這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事之外,中間還穿插了許多餘興節目,像是搗小米比賽和鋸木頭比賽,有點像是全部落的運動會,而且還融入了傳統技能,用一種趣味的方式,講這個文化繼續傳遞下去。
疲累了一天後,晚上我們協助蜀東哥架燈光設備,他和我們說這是明天晚上用的,明天晚上會有青年之夜,青年們經過了一個月的高壓訓練後,給他們好好放鬆的一個晚會,到時候會很嗨,聽了之後我們相當期待,明天一定要來跟青年們一起嗨翻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