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中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 七天|下次要不要來拍吵架影片

回顧,補足;
向前,準備。
在停頓之間,
重新整理自己。
今天,
我們繼續前往協助青少年領導力課程。
不過,今天的課程,
比較像是青少年自己的舞台——
他們分組討論,
規劃著「愛要大聲說」活動的流程。
於是我們退居一旁,
開始專注在紀錄片的規劃,
同時整理文字與影像,
補上先前因忙碌而未完成的部分。
一步一步,
讓每日的蹲點進度重新對齊。
也在這些梳理中,
慢慢釐清自己——
到底想在這段蹲點裡,
留下什麼樣的作品與痕跡。
淺,深,
一步步試著敲開心房,
卻發現——
我們,
仍然太急了。
晚上,
我們初訪了紀錄片的主角之一——「小新」。
他是青少年領導力的資深參與者,
從高中開始投入志工活動,
到現在已經九年了。
在訪問之前,
我們先與社工怡君姐討論過紀錄片的主題。
怡君姐也曾大致提過小新的狀況,
但實際訪談時,
小新的回應卻和我們的想像有些落差。
眼下我們有兩個選擇:
其一,依照其他主角的回答,
綜合調整主題方向;
其二,也是我們更傾向的——
我們相信,
小新並非不願意分享,
而是我們和他還不夠熟悉。
雖然蹲點已經過了七天,
但這些日子裡,
我們大多忙於課程與活動討論,
真正與小新這個人本身互動的時間並不多。
所以我們決定,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放下部分工作,
多一些陪伴與交流,
希望小新,以及其他受訪的夥伴,
能在相處中慢慢接納我們,
也願意,
將更多真心話分享出來。
:我覺得很煩
:嗯,我也覺得煩
——兩個小時。
:我們下次要不要來拍吵架影片
:超好笑,好啊
我們兩個哲學系的,
在面試前、蹲點前、蹲點期間,
就一直在吵架。
大大小小的爭執裡,
有過兩次真正的大吵——
時間拉得很長,
怒氣值也一路飆高。
今天,就是其中一次。
我們把這幾天累積的事情,
通通攤開來,
一件事、一件事的去談。
吵完之後,
反而覺得暢快。
解開了心結,
又回到好朋友、好夥伴的位置上。
或許吵架,
正是幫助我們把不愉快都說出來,
再往前走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溫馨提醒——
不要因為和朋友太熟稔,
就急著用那些情緒性的詞語,
例如:「我覺得你很煩。」
因為話語,
比我們想像的更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