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中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 十四天|好好睡覺,明天,好好道別。

靜靜地、
細細地、
氈起了圓,
回到源點。
將時間,
慢慢收攏。
今天,
H 和 N 繼續著昨天未完成的工作,
一個專注於羊毛氈,
一個持續收集影像素材。
細心體會,
只是站在不同的視角:
H 將手中柔軟的羊毛,
一針一針,戳出形狀,
戳得越緊實,
像是藍染的過程,
一層、一層,
顏色漸漸加深,
直至內斂而沉穩。
N 則靜靜地站在人群邊,
目光跟隨每一個細節,
細看神情,捕捉瞬間,
按下快門,
凝結最真實的表情與情緒。
那一幕幕,
像每一次的社區服務,
需要觀察,
需要理解,
更需要心,
去感受畫面背後的故事。
兩雙眼睛,
在不同的角落,
各自尋找溫度。
倒數,第二天,
從加,
變減。
熟悉之後,
才分開,
像潮水退去,
卻帶不走海風。
【怡君姐】
今天,我們訪問了這次蹲點中最親近的人──怡君姐。
她是水源地的社工,
也是目前辦公室裡唯一的一位。
看似孤單,
但其實不,
因為有一群青少年一直陪伴著她。
目前水源地的社區服務,
主要是接政府委託的「青少年領導力計畫」,
一年一屆,
許多孩子,
一屆又一屆地參與,
甚至有人已經走過九個年頭。
他們不只是參與者,
更是怡君姐最堅強的夥伴,
彼此支撐,
早已像家人一樣親近。
我們也希望,
能成為這樣的角色。
謝謝怡君姐,
這兩個禮拜的陪伴與照顧,
讓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地方,
感受到家的溫度。
——
【小新】
小新,是「青少年領導力計畫」的學員,
也是水源地最資深的志工,
同時也是我們紀錄片的主角之一。
一開始,
我們只是抱著拍攝紀錄片的心態去接近他,
但在相處的過程裡,
漸漸感受到他的真誠與善良。
他很活潑,
總能帶動氣氛,
卻讓我們不斷想起,
那層活潑底下,
是否藏著一段不願言說的悲傷。
我們曾擔心,
接近會不會是一種傷害。
但怡君姐一直鼓勵我們,
「去聊聊吧,他會喜歡的。」
今天,
我們不再帶著任何目的,
只是單純坐下,
吃飯、聊天,
聊服務經驗,聊戀情,聊音樂。
很簡單,
卻很快樂。
晚餐結束,
我們沿著夜色步行回水源地辦公室,
路燈亮著,
情侶並肩,
人群稀疏,
而我們,
也是這座城市風景的一部分。
今晚,
是蹲點的最後一夜,
也是這兩個禮拜待在外面最晚的一次。
好好睡覺,
明天,
好好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