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雲林 華南社區 - 陳彤瑾

 

國小的時候,在社會課本上第一次看到三合院的照片,就覺得:「怎麼會有這麼酷的房子!」沒想到,十九歲那年,我真的住進去了。

 

在華南社區蹲點的日子裡,我們住在郭笑姐家提供的三合院。不過,郭笑姐家其實在騎車兩分鐘外,我們真正的鄰居,是余培阿伯和麗錚阿姨。
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雅玫姐笑著說:「這兩位阿伯阿姨是你們的鄰居,就住在隔壁,應該會是這次蹲點中和你們最常互動的人。」當時我還沒能理解這句話背後的重量。

 

 

第一次見到麗錚阿姨,覺得阿姨看起來有點兇兇的,感覺是個嚴肅的人(後來才發現阿姨其實很愛笑),而余培阿伯則是常常在三合院的廣場中央,坐在躺椅上,曬太陽、打盹或看著天空發呆,手上總握著一把扇子,感覺特別親切。前幾天,我們和他們的互動僅止於點頭或淺淺的笑,想聊天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關係就停在淺淺的寒暄。

直到第五天颱風來襲,麗錚阿姨擔心我們沒東西吃,特地準備了手作饅頭送來。那濃郁的奶香和軟嫩的口感,讓我至今難忘。那天,我們坐在三合院中央的沙發和躺椅上,終於和阿伯阿姨聊了起來。從我們的家庭、學校到他們已經在外工作的孩子,話題一來一往,伴隨笑聲,距離也漸漸拉近。

 

 

從此之後,每次出門碰到他們,總會聊上幾句,有時甚至聊到忘了原本要去哪裡,阿姨才會笑著催促:「好啦,你們快去啦!要記得早點回來餒~」那感覺,就像父母叮嚀孩子一樣。晚上,我們也常走到阿姨家喝茶,配著古早味餅乾,閒聊電視劇劇情或日常瑣事。余培阿伯幽默搞笑的個性,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那些時光,不只是品茶,更是一段段溫柔的陪伴與記憶。

有一次,阿伯阿姨提到他們剛去古坑吃冰,我們馬上投出羨慕的眼神。阿伯爽朗地說:「明天下午帶你們去!」果然,隔天我們就坐上阿伯的車,與他們一同前往古坑有名的冰店,原本以為是冰店裡的剉冰,到了店裡後發現是新奇的雪泥冰。我們把冰外帶回車上,邊吃邊欣賞著窗外風景,一邊與阿伯阿姨聊天,度過了冰涼又愉快的下午。

 

 

時間過得飛快,到了離別那天。在攝影展上,我們把準備好的照片交給阿伯阿姨,照片背後寫滿想對他們說的話。

阿伯一翻過去,愣了一下,笑說:「哇~寫這麼多啊!」

我們問:「阿伯阿姨要念給你們聽嗎?」

他卻感性地說:「不用啦,阿伯怕流眼淚。」那一刻,我的鼻頭瞬間一酸。

 

最後要上車前,我和麗錚阿姨再次道別,請他們要照顧好身體,也不知怎麼的,突然有一股衝動想好好擁抱她,沒想到在我張開雙臂的同時,阿姨也將她的雙手打開,我們就這樣緊緊擁抱在一起。而阿伯,則站在熟悉的三合院中央,目送我們離開。

麗錚阿姨和余培阿伯,就像我們在華南的父母。我們一起吃飯、等垃圾車、喝茶、看電視、抬頭看夕陽與星空……留下太多太多值得珍藏的回憶。慶幸當初的自己選擇參加蹲點,才讓彼此的人生,從原本的平行線相交在一起。

 

 

我相信,還會有再相遇的一天。
在那天到來之前,希望阿伯阿姨都能照顧好身體,好好享受生活。

 

 

作者小檔案

陳彤瑾
國立中正大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台北的陳彤瑾,雖然我在都市長大,但目前在嘉義就讀一走出校門就能聞到鳳梨香的中正大學,在這裡,我深深體會到南部朋友的熱情與活力。我喜歡透過攝影紀錄那些微小又珍貴的瞬間,將這些時刻變成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