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東縣原住民東魯凱文化教育協進會 - 許書堯

帥大叔守溪記

桑樹溪,是大南溪的上游支流,發源自中央山脈。因為上游有一株大桑樹而得名。這條溪流不僅是達魯瑪克部落的傳統領域,更是台東境內唯一能夠進行溯溪體驗的地方。溪水清澈冰涼,沿途有高聳的岩壁與翠綠的林木,蜿蜒的水道彷彿為部落劃下一道天然的守護線。

對達魯瑪克的族人來說,祖先留下的土地、森林與溪流,都是世世代代賴以為生的根基。這裡不只是遊憩的場域,更蘊含了狩獵、漁撈、採集等傳統知識。因此,守護自然,就是守護子孫的未來。

然而,在 2018 年以前,桑樹溪的遊程卻幾乎全由外縣市旅行社主導。大批觀光客慕名而來,卻少有在地文化的導入,族人也無法從中獲益。一次又一次,部落青年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先留下的資源被外人利用,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怒,卻也苦於沒有改變的力量。

直到敏杰哥回到部落,一切才開始出現轉機。

敏杰哥曾經在外地工作多年,雖然生活穩定,但心中始終懷抱著回鄉創業的夢想。他擁有救生員執照,又熱愛山林溪流,於是他決定把專業與興趣結合起來,帶領族人一起創立屬於部落的溯溪團隊。他相信,若能由在地人自己主導,不僅能帶給遊客更真實的體驗,也能確保文化與土地受到尊重。

「祖先留給我們的資源就是要善加利用。既然不可能阻止外來業者,那不如我們自己善用並保護它,利用在地的優勢,帶給遊客溯溪與文化的雙重饗宴。」

於是,「去玩玩戶外探索」誕生了。名字來自母語 kivaevang,意思是「出去玩」。更深的涵義是,當家裡辦完喪事後,朋友會帶著你出門走走,散散心。敏杰哥希望,來到這裡的遊客,也能像這樣,把生活與情感中的不愉快放下,在大自然懷抱中獲得療癒。

創業的過程並不容易。對族人來說,戲水本來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小時候只要脫到剩下一條內褲,就能直接跳進溪裡玩。但要把這樣的日常體驗,轉變成一套專業且能讓外人參與的遊程,就必須投入龐大的準備。

「去玩玩」的成立,對部落來說,並不只是多了一個觀光團體,而是一道新的希望。年輕人終於看見另一種可能,他們不必離鄉北漂,在家鄉也能靠祖先留下的資源維持生計。隨著遊程慢慢打開知名度,越來越多青年選擇回流部落,母語在日常交流裡被更多使用,傳統文化也有了新的舞台。

遊程中,他們還特別把「獵寮」納入設計。過去用來休息與聚會的場域,曾經因為少人使用而逐漸荒廢,如今重新修繕後,不僅提供遊客解說與體驗,更成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據點。

同時,他們也與大南國小合作,把山林知識融入課程,帶孩子實地走進溪流,認識動植物與祖先智慧。敏杰哥說:

「只要孩子們從小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文化,他們長大後就會更願意守護。」

當然,這一路上也遭遇過不少質疑。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將部落的資源商品化,缺乏真正的回饋。但敏杰哥並不氣餒,他解釋:「如果只用金錢角度去衡量,就忽略了我們更深的目標。我們要的是讓文化延續,讓更多人了解達魯瑪克,讓部落能靠自己走下去。」

如今,敏杰哥依舊堅持在溪邊帶團。從集合、教學、到帶領遊客攀岩溯水,他總是笑著,散發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對遊客來說,他是幽默風趣的「帥大叔」;對部落青年來說,他是勇敢把夢想落實的榜樣;對整個部落而言,他則是守護溪流、開創未來的重要推手。

他期許更多年輕人,把外地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帶回來,運用在家鄉。因為唯有當族人願意投入,這條溪流的故事才會持續被書寫下去。

作者小檔案

許書堯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喜歡運動、旅行和音樂的大二生,最喜歡的歌手是盧廣仲,最愛的女團是NMIXX,目標是在大學畢業前,帶著一把吉他(雖然我還不會彈),步行環島全台灣,並在未來步行上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