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台東原愛工坊 - 李富生
印象中,小雲姐是一個安靜的媽媽,總是在旁邊默默的觀察、安靜的聽,必要時才給出一點建議。她是一個喜歡簡單的人,簡單的工作、簡單的生活,即使她有一段一點都不簡單的過去。
當初接觸布工坊跟老公的病情大有關係。原本在飯店工作的她,因為制度關係請假不易,當時常常需要去醫院幫老公拿藥,月休四天根本不夠用;後來經過介紹來到了布工坊,因為離家近且時間彈性,解決了許多照顧上的問題。
「那年從醫生口中得知如果老公不換心臟,可能剩下不到五年的壽命;但要找到一顆適合的心臟並不容易,可能排很久,而且一顆大約兩百多萬,家裡的經濟根本支撐不起,於是老公選擇了用藥物控制。」
三年後,老公走了,這麼突然;小雲姊慌,卻只能堅強起來。
小雲姐說,那個時候每天半夜都會被嚇醒,然後快去摸摸睡在隔壁的老公是否還有脈搏,確認過後鬆了口氣才又繼續入睡;她說,那時她開車在路上很害怕看見救護車,因為不知道救護車是不是開往家裡的方向。各種壓力下,小雲姐也因此得了焦慮症。
聽完小雲姐的故事對同樣家裡有人生病的自己其實心有戚戚焉。今年六月份老媽昏倒被送進醫院,檢測出來是血癌,那時哭了好久,才讓自己接受媽媽生病的事實。
媽媽說她不想接受化療,除了因為自己的年紀已經遠遠超過了適合骨髓移植的年齡外,她覺得自己已把小孩扶養成年,早就了無遺憾,剩下的人生過得開心就功德圓滿了。聽完媽媽這麼說,我想著小雲姐的老公,想著患了絕症的心情。
在媽媽生病後,最讓我心疼的除了媽媽外,還有那個在三個小孩都離家求學後留在家裡的爸爸。常常要在半夜起床扶媽媽去上廁所,睡前也要幫媽媽容易抽筋的腳按摩,出門三不五時會打電話回家有時是確認有沒有人陪著媽媽,有時是擔心媽媽會不會又突然昏倒。我家的爸爸不是個會把辛苦掛在嘴邊的人,在小雲姐的故事之後,我更深刻地明白生病的人辛苦,照顧媽媽的老爸也很辛苦。
走一步算一步,小雲姊不奢求不貪心,只希望孩子們努力上進。她是個嚴格的媽媽,孩子們卻看出她一手撐起家庭的辛勞,總在寒暑假去打工賺錢,並把部分收入納入學費;孩子們像堅毅的媽媽一樣,低調卻認真。
小雲姐的故事是多麼貼近我的生活,也在她身上看見那股撐起家裡的溫暖力量;很慶幸自己現在還有爸爸媽媽在身邊,雖然不如從前般可以大肆地吵鬧,但至少還能時而嚴肅時而玩笑;小雲姐是個堅強的母親,而老媽也是,老爸更是。
作者小檔案
我是李富生,台中出生,台中長大,今年二十歲,現在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就讀,大家都叫我山姆。
在國三畢業那一年,我到美國堪薩斯州當了一年的交換學生,一個人在異鄉,其實認識最多的不是美國,而是台灣,還有自己;我喜歡探索有關人的一切,喜歡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交流,更喜歡舉起筆桿、拿起相機,紀錄身邊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