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台東卡地布部落B組 - 許鈺屏
我還記得公布蹲點地點時的忐忑不安。
卡地布部落,一個和我居住之地隔了一道高聳中央山脈的地方。我從未踏入那片土地,也從未與那裡的人們一起生活過。但從這個暑假開始,我就要背起行囊,和朋友開始十五天未知的旅程。
這趟旅程,真的是個未知數,完全是從零開始。我和詠馨,僅能倚靠富霞姐在電話中給我們的資訊,及我們在網路上得到的資料來認識卡地布。在聽過大家對卡地布的描述後,我想,這裡應該就是個依山傍水、風光明媚的好地方。
來到卡地布的第一天,藍天白雲,非常炎熱。富霞姐帶著我們到「ㄙㄠˊ ㄍㄚˋ」(母語指廚房)吃飯。而廚房裡正在掌廚的瑪莉姐姐一邊問著我們要吃什麼,一邊快手料理各式美食。
第一餐,吃得好飽。而這裡正午的熱氣、人們偶爾加入幾句母語的對話,成為我對卡地布的第一印象。
富霞姐說,知本的土很黏,會讓人離開了還想回來。
在部落的頭幾天,富霞姐帶我們去和當地的幾位重要人士打招呼,同時,我們也開始和卡地布的族人聊天。後來,我們開始到巴拉冠幫忙、到社區的各個角落看荖葉產業、和這裡的孩子遊戲。這點點滴滴,雖然很平常,但對我而言,都是全新的感受與甜美的回憶。
這裡的生活,貼近自然,人心自然也更趨向於自然。雖然他們不用說,但我卻看見他們對於生活信仰的堅定。問他們說,文化是什麼呢?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文化就是生活。族人們保有樂觀、積極的個性,把快樂實現在每一分每一秒的人生旅途中,而非空口說大話。
在卡地布的這半個月裡,我在巴拉冠看見大孩子們帶著小孩子們傳承、延續部落傳統文化的堅毅;也在荖葉排場看到大夥兒努力、重複地做著同樣一件事情,但仍然能夠在千篇一律的生活節奏中找到愉悅的節奏,例如聊天、分享心情、歌唱等。
而最讓我難忘的是卡地布孩子的善良體貼。還記得,我們在卡地布蹲點的四人都害怕小狗,而孩子們陪我們走路回家時,就會護著我們,還用童稚的聲音說著:「姊姊們,不要怕啦!」心中備感窩心。
卡地布的人們,雖然一開始並不會主動、刻意地對我們很熱絡,但當我們彼此漸漸熟識,他們也會熱情釋出善意,對我們彷如至親。
在卡地布的日子裡,我享受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這裡的人們生活態度認真,卻又悠遊自在。就像我們認識的宏文哥,放下金融業的工作,回來故鄉為土地盡一份心力。他的笑容裡有滿足,眼神裡有希望,而且他充實地過著每一天。
回家後,開學了,上了台北,開始戰戰兢兢的生活。我有時也會懷念在卡地布晴朗氣候下的日子,我坐在大葉欖仁下感受太平洋的風,深刻感覺我在卡地布的每一天。只要回想那時候的每一秒,都讓我萬分懷念,那段在卡地布的點滴。
作者小檔案
我是許鈺屏,來自酸菜的故鄉--雲林縣大埤鄉。在純樸的鄉下環境中成長的我,對土地有一份執著與熱愛。我喜歡踏過每吋土壤,讓心去感受陽光的溫度、涼風的氣息與大地的美麗。離開家鄉,開始希望回過頭去記錄自己的土地。現在,拿起紙筆與攝影機,立刻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