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屏東永樂社區 - 陳昱臻
在來到林邊以前,從歷屆蹲點學長姐的影片中就有看過村長的面容,但實際見到時卻還是無法從一群路邊阿公阿嬤中辨認出來。第一天在車站等候,被村長主動搭話時,便是慌忙不安地用著破破的台語與敬語答腔,然後迷迷糊糊地上車。因此,關於村長的第一印象,大抵就是烈日的林邊車站、加長的鐵牛車、和「頂頭」(北部)不同的台語口音,以及不苟言笑、略略嚴肅的表情罷。
初來乍到的幾天,和村長的互動僅僅只有每日早上、午飯後,遠遠地從簡報室路過、或是走到飲水機旁邊簡單打個招呼。常常是與祐祐在外面溜噠了一整天,拖著一身疲憊走到村長與幾位長輩身旁裝水,微微向諸位頷首致意。這時便會得到村長的告誡:
「看到人要記得打招呼啊!」
憑著這句話,接下來幾天看到村長,我便彬彬有禮地問好,卻覺得一直無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然而,隨著蹲點的時間越長,這尷尬的情形似乎有所改變。
在一個飄微雨的夜晚,我和麗芸決定要採訪村長,問清楚永樂社區的歷史、沿革、展望等等。村長在外忙了一天,傍晚才處理完養水種電的相關事情,晚餐還沒來得及吃,就要被我倆新手採訪。原以為那日氣候不好、天色又黑得快,會就此取消,哪知村長老早便坐在他日日習慣坐的簡報室一隅,泡著兩杯熱咖啡等我們。
「來吧,要問甚麼,都給妳們問。」
話題從一開始的永樂村人口結構、永樂社區的歷史、志工隊的成立與現今隱憂、八八風災的救災經驗、對永樂社區的未來展望…等等,最後不知不覺地回到村長自己身上。
那夜的深談之後我們才知道,村長以前沒機會讀甚麼書,半夜就要起床去幫別人做事,年輕時也算是做過很多抽菸、喝酒等等事情。因為沒有讀書識字,當兵時還因為不會認路牌名字而很難找到回家的路。然而現在的村長,不僅要會看公文,手機LINE訊息也要時常打字輸入,很難想像從過去到現在發生了甚麼樣的巨變。
「從當上村長開始,我不停地學,學認字、寫字。」
聞言,我們都不禁肅然起敬。人人都知道語言的黃金學習時間是幼時,若是到了年歲漸長,才開始奮力地學,那便像是外語一般困難。然村長卻為了公務學習那麼多東西,實在讓人敬佩之。
「至於抽菸喝酒…,和老婆在一起之後,我就不再做了。」
若說之前的話題是英雄片衝鋒陷陣、精忠報國的豪氣,說起村長太太,那語氣便是文藝片中細細軟軟、漫天紛飛的粉紅櫻花瓣。
村長與村長夫人是彼此的第一個男女朋友,結縭數十年,感情依然不退。村長總說夫人讓他收斂暴戾之氣、給他無限的安心感與歸屬感,甚至到了現在,村長仍時常帶著夫人開車到台灣各地走走—
「只要有她在的地方,都會覺得很歡喜。」村長略略害羞地說道。
那晚訪談以後,我們和村長的關係似乎越來越好。一天,麗芸隨口說了想要吃用窯烤的肉,村長竟真的準備了豬、牛、地瓜,用社區裡的窯烤給我們吃。又一天早上,載著祐祐、昱安、村長太太和我們,驅車前往南州吃麻醬牛肉麵。甚至在我們離開的前一晚,特別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高雄,吃村長與太太最愛的吃到飽火鍋。就這樣,對於村長的印象漸漸不只有做公事的不苟言笑,還增添了更多更多—為我們窯烤食物的背影、貼心地在咖啡旁邊準備牛奶、一面開車一面聽我們談的八卦、在夜晚的大鵬灣與祐祐賽跑、在離開那天的擁抱…還有很多很多,都揉合著層層回憶印刻在心裡。
最最深刻的,大抵是村長反覆強調的那句話—
「妳們將來,要記得做個好醫生,回饋自己的鄉里。」
我想,把自己角色扮演好,便是村長本身、與蹲點台灣所要我們時時謹記的吧。
作者小檔案
陳昱臻,新北市蘆洲人,現就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音樂是根,醫學是偶然盛出的繁花。
在知識的海中泅泳,換氣呼吸到的是音符。
長年往返於捷運黃線與紅線間,習慣台北的喧擾繁華,內心嚮往的卻是不問世事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