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花蓮羅山社區 - 陳雅涓
還記得那天,我坐在台下。
看著別人說著蹲點的大小事,說真的我沒有辦法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澎湃與激昂,甚至是他們口中所說的”感動”,但我在影片中,看到台灣的一個小地方,儘管不是多知名,卻充滿蓬勃的生命力。就是這點,也就是因為這一小小原因,燃起我滿腔的熱血,我也想紀錄這塊寶島、我也想挖掘地方故事、我更想拍一支影片,而且最好是在我最愛的”花蓮”。
我猜這是緣份使然,老天一步步把我推向我所屬的方向。
某天有個老師問我想不想試試「蹲點.台灣」,這才使我想起來將近一年前的那天我坐在台下,我立下誓言的夜晚,沒想道就這麼”叮咚”的對我敲敲門了。投了第一階段的資料,本來想說,來吧!過一關算一關,沒想道就這樣真的一腳把我踢向花蓮的懷抱,我告訴自己機會來了,而我,準備好了。
一開始,沒想太多,我立志成為一張白紙,讓羅山,也就是我蹲點的地方,為我上色。社區服務以及拍攝過程,我們都在學習,除了技術,還包含了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人與地的相互關係以及新生活的步調模式。我很喜歡嚴長壽先生說的一句話:「被一個環境接受,是任何一個人想要成長的第一步」,儘管在那裡生活對我們並不是太困難的事,但對社區而言,我們是外來者,我們的所作所為,卻有可能打亂了他們的生活步調,又或者,在地人對外來人多少會有保留、有防備,要如何建起彼此之間的橋樑?這大概是任務之外更重要的一門學問吧!
放下自我,我嘗試不做平常的自己,我成為一個花蓮人。每天早起,聽雞叫、玩貓狗、田裡散步…我早就知道比起都市,我更適合這種生活,想當然我非常享受這15天的日子,更美妙的是,還能做我喜愛的事。整個社區,成為我們的美術館,社區裡的牆成成為我的畫紙,就這樣畫呀畫的,幾天下來,一面又一面的作品,看了還真有些感動。此外,經過的村民們也漸漸熟識,大家都微笑打氣、稱讚、飲料餅乾拿不完,有人說問:「能不能也把我們家畫一畫呀?」真是行有餘而力不足啦!愈來愈多村民來一探究竟,大家越來越喜歡聚集在這兒,喝酒打屁,看我們畫牆,或者沒事拿來當聊天內容,這樣日復一日你會發現,哪有什麼在地人外地人,我們都是一家人。接受了,並給予認同,這樣的感覺就像得到了什麼認證核可,讓我感到無比快樂與榮耀,我不確定是不是成功為這個社區創造了什麼?或帶來了什麼?但在要離開的那天,我看到他們的眼神,以及說不完的再見,我猜彼此都給了對方一段美好的回憶,好好保存著,好像約定好了,下次再見。
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還記得那天我坐在台下,上面的人講得口沫橫飛,我寧靜的聽著,兩個小時過了,我立下一個願,下次換我了。
還記得那天在學校,作業超多,但是熬夜也要趕著把第一階段資料先送出,我告訴自己,送了就有機會。
還記得那天,在中華電信大樓進行筆試、口試、面試,我告訴自己,是我的就會是我的。
還記得那天,在富里火車站,天氣晴朗、心情愉快,我對自己說,既然老天給我這個機會,我不會讓你失望。
還記得那天,富里火車站月台上,夜晚風涼,我心滿意足。
今天,一切都進入尾聲,我想說,謝謝。謝謝所有在蹲點遇見的人、我的夥伴、以及我自己。
作者小檔案
我是陳雅涓,我來自無拘無束的國度。
我並非出類拔萃,但我相信我肯定與眾不同。
我喜歡東奔西走,我喜歡把多一點的時間留給自己,好讓我去釐清去深入了解這塊土地與我的連結,然後好好的去愛它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