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屏東高士社區 - 潘韋如
「你看我們的孩子這麼樣的厲害,但是,這個孩子回家的時候會面臨的問題,他找到原住民的樣子,回家以後,沒有了。」阿van老師在舞台上,當著全村的面這樣說著,有點緊張、有點憂鬱,擔心著這些部落的孩子。
我們在一個有小孩、有耆老、還有少許青年的典型部落,這裡不落後,該有的都有,但重要的是這裡的缺點就是──不落後。因為早期就漢化的高士,導致許多傳統文化因此消失殆跡,也因為早期外來族群引進的許多文化導致高士傳統的文化模糊。
在這裡,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有些會台語、客家話,甚至會簽名,這都是因為早期漢化與平地人相處買賣等關係學來的,這樣的發展,讓高士面臨很大的危機!看見別人穿什麼漂亮就一起跟著穿,穿著穿著……高士的服裝不見了;在部落賺不到錢,於是到都市去工作,去著去著……高士壯年不見了;在部落沒辦法上國中高中,小孩到都市去上學,學著學著……高士青年不見了;在部落舉辦的祭典,時間無法配合,等著等著……高士祭典不見了;在部落只剩一位女巫,沒有後嗣傳承,傳著傳著……高士靈媒不見了。
「我不曉得這些在部落的領袖有沒有真正的行動力,大家都混亂、迷失了,因為宗教要犧牲時間,為了生活,不得已放下文化」美惠姊這麼說著。大家都為了生活而努力,卻得放棄部落的文化血液,我們遺忘、甚至背棄。
美惠姊接著說:「為了部落,放下自己,能夠做多少就做多少,如果太多的個人得失,會影響自己做的事情,如果我倒下去怎麼辦?會有人繼續做嗎?今天我能做多少,我就做多少!」。看見部落能在最低落的時候,有位自願者,願意放下自己的「生活」換取身上的「文化」,又有甚麼能比身上流著的血重要呢?
看見文化的破碎、片段,最大的影響會是誰?
我們再也看不到我們的文化,無法親身去感受我們的文化,最大的損失,是我們自己。在美惠姊語重心長的跟我們解釋高士面臨的問題,我想這不是我們來蹲點就能解決的事情,我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就是紀錄,紀錄高士的每一刻。雖然人會老去、記憶會衰退,但是影像能夠幫助我們儲存,就算有一天我們不再舉辦傳統儀式,高士不再有靈媒,但是只要高士的族人認同自我,覺得自己的文化值得被保護與傳承,未來不管有沒有巫師,我們還是可以傳承文化。
最後,美惠姊說:「一路走來,最欣慰的一件事情,就是部落的人對我都非常認同、依賴、信任、肯定,所以我更謹慎小心地對部落的人事物,守護這份肯定。」
其實,在部落我聽見原住民的聲音,高士古謠隊,唱著唱著,唱出原住民的精神,找到原住民的樣子。在部落,我看見高士對於自己的驕傲,孩子穿上南排灣族像紅寶石一般的衣服,喊著自己的名子「KUS-KUS」。
我想,美惠姊已經成功了!
作者小檔案
我是潘韋如,今年19歲,在苗栗出生,台中長大,現在就讀虎尾科大休閒遊憩系,覺得大學不應該只有”大學三學分”,我想要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挑戰,更想要去了解其他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報名參加蹲點台灣,想藉由這次比賽的跳板,讓我看見不一樣的生活,開闊自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