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雲林華山華南社區 - 王歡

有些景,過目不忘;有些人,很難忘記;有些故事,永遠記得。

 

在華南的15天,有好多好多回味無窮的人事物。

 

還記得我們初至華南蹲點的第二天,華南國小的朱主任和司機大哥帶著我們去拜訪華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清極,一進到理事長家裡,他就端出好多顆百香果請我們吃,讓我們體會在地人的熱情!

 

接下來在華南的日子,我們託理事長的福,訪問並拍攝了不少片段,走訪社區的公園、廟宇、活動中心、果園等,也因此認識許多可愛的社區夥伴。每當我們在社區裡騎著車到處閒晃時,常常都會看見理事長的身影穿梭在社區裡,清晨早起務農,上午去社區開會,下午帶著孫子到公園散步,晚上又到社區裡巡邏與探望居民,看著理事長這麼努力經營著社區,真的覺得很感動,雖然社區的老年人口很多,在推動社區工作與產業上真的比較困難,但理事長並沒有放棄,並帶領著老人家一起為社區付出,上農村再生課程、改善社區問題、試圖營造更好的環境,希望為社區帶來一些新的活力。

 

我還記得一天早上,我們去理事長家拍攝他採竹筍的過程,後來回到他家後院時出現一隻虎頭蜂,他瘋狂拼了好命似的想要打死牠,但是平平一直打不到,理事長太太一直勸他不要再打,他卻仍然堅持要打到虎頭蜂,看到理事長的這副孩子氣模樣,真的很逗趣可愛!

 

「學,就是不斷地學,學無止境。」、「這學問,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是很困難,就是說啊!」,笑聲爽朗、滿口「籽仔」學問的余清健大哥這麼跟我們說著。籽仔,就是愛玉的臺語,我們這次真的很幸運,剛好遇到他們正在採收愛玉,就在我們蹲點接近尾聲的前兩天,我們那天在社區裡閒晃剛好路過余大哥家門口,看見他們載著一籃一籃的愛玉回來,於是就展開我們與「籽仔」的緣份。跟著余大哥和他的家人,我們從摘愛玉,一路削、烘、翻、曬,歷經兩天的時間,最後還體驗DIY洗愛玉籽,吃到自己搓的愛玉真得跟外面做的很不一樣,好吃又健康,而且非常好玩!雖然在華南社區,愛玉算是夕陽產業,但余大哥仍努力保持著那份溫度,追尋屬於華南人、籽仔般平凡卻不簡單的幸福感。

IMG_5256.JPG

幸福是什麼?「打羽球」,對余清德大哥(余清德的弟弟)來說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大哥跟我們說白天他是個果農,晚上他是個羽球教練,很多人都說他很笨很傻,白天工作那麼辛苦幹嘛晚上還去大流汗,但他只說「做喜歡的事爽啊!」很直接用詞卻也看出他簡單樸實的個性,聊著聊著,聊到他的兩個兒子,兒子過年才回來一次,說工作忙,他說他才不管他們,反正各過各的,孩子養大了就是這樣,「誰管他們!」大哥說了好幾次,這真的聽起來就像大哥對兒子們思念的遮掩。

 

有一天晚上我們與余大哥打球,球場上的大哥很自在很幸福,他的笑聲與吆喝聲幾乎成為整個球場上的亮點,完全帶來歡樂的氣氛。後來大哥問我們會不會煮飯,他想邀請我們去他家煮飯一起吃,這樣的要求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其實我想,他也許只是希望有個像兒女一樣的人陪他吃飯罷了。

IMG_4782_0.JPG

蹲點期間,還遇到麥德姆颱風,打亂一些我們原本的蹲點計畫,但卻也因此讓我們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颱風天經驗,感受到無盡的溫暖!那天颱風下午,風雨無阻,陳本元大哥熱情地接待我們到家中,一方面他請我教他使用威力導演製作影片,另一方面我們陪他的孫女盈盈玩。下午時間,我花了不少時間教他使用威力導演,看著已經68歲的他,賣力地點著滑鼠來剪片,這份毅力真得很令人佩服;瀞慧則是和盈盈一起玩耍,小朋友還是喜歡跟大哥哥大姐姐出去玩。晚上,一起慶祝盈盈7歲生日。颱風天的晚上,華南社區就像是家一樣,讓我們賓至如歸。

IMG_3552.JPG

離開華南之前,我們將拍的照片洗出來,送給這些對我們很好的社區夥伴、華南國小校長、主任等人,當作是一份回饋。我們走了,回憶,留下了,但我們的心,卻彷彿離不開華南。

作者小檔案

王歡
師範大學

王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大四學生,矮小身影時常默默穿梭在人群中,用攝影機捕捉各種畫面,喜歡事物觀察人、喜歡小朋友、也喜歡故事,一直深信「影像」能發揮說故事的感動力量,而「蹲點」就是一個走出去實踐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