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彰化路上教會 - 謝佩雯
八月十五日星期四這天,陪讀班依舊由志工哥哥姐姐帶領,進行著每天豐富精采的活動。不一樣的是門口忽然出現一位頭戴斗笠、腳踩雨鞋,一副剛從田裡忙完的阿嬤,年邁的肩上扛著一個大布袋;跟陪讀班老師打聲招呼後,阿嬤爽快地將裡頭的東西倒出,只見門邊瞬間堆滿了苦瓜,大大小小、青翠鮮綠。
一副「挖金憨慢供喂,但是挖金實在」的阿嬤原本在倒完苦瓜後就要離開,陪讀班老師急急忙忙迎上去感謝。原來她是陪讀班其中一位小朋友的阿嬤,剛從自家田間採收了一大堆苦瓜,隨手就裝了一大袋要來送給教會的老師與牧師,而老師慎重的感謝反而讓豪邁倒出苦瓜的阿嬤覺得不太自在,連連揮手說道:「這沒什麼啦,老師們才辛苦」。聽著前頭志工與孩子們的輕快聲音,加上後頭老師與阿嬤流利的閩南語對談,這就是溫馨的路上社區、路上教會。
阿嬤與老師聊了一下子就急急忙忙走了,連跟小孫子打個招呼都沒有;望向外面大大的太陽,可能阿嬤還要繼續回田裡忙吧!教室裡的老師們手腳俐落的開始分起這些誠意十足的苦瓜,一袋一袋、一桶一桶,嘴裡嘟囊著這是給哪位長老、哪位執事、哪位老師的;而我們倆也被分配到要帶一桶苦瓜回去送給接待我們住宿的謝窗執事。
阿嬤未曾出口的感謝其實都在整袋的苦瓜當中。伴著夕陽,老師們人手一袋「人情味」,騎著機車風塵僕僕的回家;我們也在餘暉之中回到我們在路上「暫時的家」,想必今晚大家的餐桌上,會有一道甜甜的、一點都不苦的苦瓜吧!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小事,是關於陪讀班孩子與交大志工哥哥們的故事。
依舊是一個晴朗的下午,接近八月底的暑假,孩子們多已寫完學校交代的暑假作業了,因此志工哥哥便把孩子們帶到教堂外的空地,開始比賽跳遠。開始時幾乎都是小女生不斷的用力跳躍,小男生則是在一旁裝酷看熱鬧;當看到志工哥哥輕鬆一跳就能超越這些努力,小男生們終於技癢忍不住,一個接一個上前來比賽。果然,志工哥哥開始有些微的壓力,不得不再認真一點點對付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們。
雖然教會既沒有專業的跳遠軟墊,也沒有劃記用的粉筆;但門口大大的空地、孩子們隨手撿來的石塊照樣也能滿足他們。跳遠比賽的熱鬧氣氛隨著地上的刻線不斷推進,一條又一條,在這樣平凡的午後,創造一次又一次驚人的奇蹟。
由於比賽實在太緊張精采,以至於我們捨不得離開現場去拿相機,所以無緣留下志工哥哥跳遠的英姿,以及小朋友失誤而賴皮的畫面,我想這是唯一的遺憾吧。但轉念一想,少了景框的隔閡、也不用花費心思調整光圈與快門,也許我們反而更能用眼睛、用心記下這一段純粹的感動。
點心時間到了,於是比賽告一段落,老師趕著這些「大孩子」與小孩子進去教會洗手吃點心。看著空地上的刻線,何嘗不是我們待在路上的痕跡呢?即便雨水會沖刷掉這些刻痕,一如時間侵蝕記憶一般,至少在當下,我們曾互相給予了一些什麼。
作者小檔案
謝佩雯,宜蘭人。我喜歡一個人在大街小巷中走路,想東想西想事情,也看看路上各式各樣的人情事物,也喜歡一個人搭公車往窗外發呆。
喜歡觀察腳下這塊土地,為發現的每一項美麗感到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