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花蓮 鐵份部落 - 周海婷
東豐農作物 為甚麼說你沒聽過也一定吃過
經濟命脈─鐵份兩大農作物
你可能不知道鐵份部落在哪裡,你可能不知道東豐社區和自己所居住的大樓社區有何不同,但生活在台灣我們都一定吃過這裡種植的文旦和米飯。稻米、文旦、金針,這三樣是東豐一帶最主要的農作物,其中又以「稻米與文旦」為最大宗。不論是自駕遊、機車行或是單車族,只要行經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台193縣道,來到東豐里必定會被路旁大片水稻田粼粼的波光給吸住目光,觀光客眼中這片美好的風景,對於當地農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養活一家老小的生存之道。
在來米?蓬萊米?玉溪米?到底甚麼米是甚麼米?
稻的起源在國際上眾說紛紜,而目前作為食用稻的水稻(Oryza sativa)雖然統稱一個生物種,但在人擇培育與品種的分流之下,已又分成秈稻、粳稻、糯稻這三個亞種。其中秈稻就是所謂的「在來米」,粳稻是「蓬萊米」,而糯稻當然就是所謂的「糯米」了!所以當有人提到這幾個名詞,便是在敘述這米粒在生物學上的種類。
然而如果有人說:「玉溪米真好吃!」那他說的到底是甚麼米呢?答案是:不一定。基本上池上米、玉溪米這些說法指的是他來自哪個地區,例如池上米便是商人統稱來自花蓮池上的稻米,玉溪米則是來自花蓮玉里、卓蘭一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區並不代表就是同一米種喔!每一位農人對米種的喜好不同,所以可想而知在玉里的每塊田畝中種植的米種也可能不同。當地的農人會將這些收割下來的稻榖賣給大米廠,可能有的人種台粳9號,有的人種台粳16號等等,然而米廠在收到來自各地的米之後,往往都統一倒進大米缸裡儲存,再一起進行碾米、包裝等動作。所以像生活在都市都是買超市包裝米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會知道台粳幾號的米吃起來有甚麼區別,因為都混在一起啦!
鐵份當地的農人跟我們說,若想要吃到「純」的米種,例如品質口感一流的台粳9號,那就要到真正有農耕的地方,跟那些小農買他們自己種的米,這樣就能確保品質都是一級棒的囉!
所謂的地區米是一種行銷包裝的形式。花蓮東豐地區因水質清澈香甜,又有肥沃土壤和良好氣候,在拉庫拉庫溪的灌溉之下,的確生產出來的稻米是Q彈又好吃。若能讓消費者認識,進而認同這個地區的農產品品質,當然有助於農民更順利的銷售他們的農產品,而有更好的收入!
為甚麼說你沒聽過也一定吃過
回到本文主題,花蓮玉里鎮東豐里這帶,盛產稻米與文旦,口感和品質都堪稱一流。但你知道它們都賣到哪裡去了嗎?「東豐文旦」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麻豆文旦」吧?台南麻豆文旦的名號家喻戶曉,在市場上也賣得很好,但在需求這麼多的情況下,麻豆真的有這麼多文旦可以供給市場嗎?
事實上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一種替代方案於是產生。商人將一批批東豐產的文旦裝進畫有麻豆文旦字樣的空紙箱,再打著麻豆的名號售出。東豐當地的農人也很無奈,他們對自家種植的文旦品質感到自豪,但可惜東豐文旦沒有打響名聲,只好將這光環留給麻豆文旦,由賣麻豆文旦的商人從中賺取價差,小農民卻什麼好處也沒得到。
稻米的部分也是一樣的情形。「池上便當」在台灣也很有名氣,因池上米種植環境良好、風味一流,然而東豐地區的稻米口感也不遜色,因此也會被裝進池上米的袋子裡販售,來到各大超市成為我們買到的真空包裝米。
所以說,或許我們從沒聽過「東豐」在哪裡,但東豐的農產品用實力向外地的群眾說話。即便是換上了其他包裝,依舊默默用穩定的好品質讓大家能吃到多汁甜美的文旦和QQ彈牙的米飯。農民也期待有一天,「東豐」這個名字能越來越響亮,往後能用自己家鄉的名義將這麼好的產品介紹、行銷到全世界。
找到真正對農民好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玉里鎮產的稻米供給了台灣很大部分的米飯需求,但農民將米賣給米廠、商人的價格,和市場上消費者買到的價格,往往是數倍的差異。這是產業分工後自然而然出現的情形: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成本,都需要收入。然而我們能不能想辦法保障農民享有合理的收入?
在台灣有一派所謂「文青型農業」的說法,認為農民是因為缺乏行銷的技術才會被盤商剝削,因此致力於扶持小農民販賣自家農產品,用文創包裝農產,為農產品創造了話題性,但價格也是變成誠品文具(較貴)的概念。如此,確實有成功的案例,但卻不適合大規模的採用。
那我們的農民是怎麼想的呢?其實會發現多數的農人的確比較不在意行銷的技術,而是著重品質的改良─如何把農作物種得更漂亮、更好吃,如何實踐有機、無毒農業讓作物更安全。當農產品的品質穩定後,反而是盤商會主動拜託農民將產品賣給他們。有了盤商的穩定收購(前提是地方盤商之間也能有良好的競爭關係,而非由特定商人壟斷,這就需要政府的努力了),農民的生活也更有保障!因此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除了要感謝第一線的農民,也要感謝致力於品種改良、種植技術研發、機械研發、產銷班、政府單位等機構的努力,每個環節都如此重要,一同進步才能讓台灣的農業環境越來越好。
作者小檔案
我是海婷,就讀台大牙醫系。憑藉一股衝動參加蹲點台灣,這趟學習、服務、紀錄並行的旅程中,讓我體悟到自己的渺小無知,也意識到原來看世界的眼光還有千種可能。這些創作或許青澀不周,但很慶幸能記錄下感動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