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南菁寮村 - 呂晴

「轟――」機車自家門呼嘯而過,蓋過鳥兒清脆的啼聲。

陽光穿過鐵捲門開的口,灑入堆滿各式物品的屋子裡,黃爺爺與呂奶奶面對著門口,不開燈、也不怎麼講話,就靜靜的吹著電風扇,或發呆、或睡覺,又或翻翻報章雜誌。伴著門外的鳥啼聲與時不時的汽機車聲,度過一日、一年。

有時兩夫婦到鄰居家串門子,幾個人看三合院院內哪裡有遮蔭,便在哪裡聊天泡茶、話些家常,即便兩家老夫婦相差十歲多,一對七十多、一對八十多,卻絲毫不見隔閡與代溝;有時呂奶奶會騎著腳踏車前往菁寮老街與人抬槓,雖然腿腳已不再俐落,但說是去抬槓,坐上紫紅色的腳踏車說走就走。

兩夫婦生活很簡單,一天也沒做幾樣事,就是慢慢地、淡淡地享受著每一天的一分一刻。好似世間的繁忙遠遠地被這小村莊擋在外面,而這裡的時間裡缺少喧囂、便顯得慢了許多。

台南後壁區的老農莊,菁寮村,猶如時間停滯般,整個村莊給人一種泛黃老照片的氛圍,步調緩慢,又有些愜意與悠遊。一台老舊的腳踏車與一些時間,就能逛遍這個小而可愛的農村。從菁寮國小至菁寮國中,踩著踏板,慢一點十分多鐘就到了。因此村中孩子在拿到駕照之前多是以腳踏車通學,雖然炎炎夏日、台南的太陽毒辣,但你總能看到三兩成群的學生騎著腳踏車,逍遙於村中各處。

踏著腳踏車,享受菁寮的種種,有時六日會看到一些遊覽車開入村莊,社區組織的導覽便會引導這些觀光客探索、認識這個農村。近年菁寮與周邊幾個里以「無米樂社區」之名較受他人所知,每逢假日多會有遊客參訪菁寮老街與周遭景點。但除去假日,依賴觀光的菁寮老街卻不見幾位觀光客,反倒多是在地老人在此聊天抬槓、帶孫子。

無米樂紀錄片過後已十多年,在地居民自紀錄片播出後,便開始發展在地觀光產業以期農村轉型,但十多年過後,今日探訪的菁寮雖改善了公共設施與部分社區規劃,村中的年輕人卻持續減少。觀光的確為菁寮帶來一些資源,然卻仍無法挽回農存凋零、衰敗的現象。

菁寮國小,為日治時期所建,至今已百年,腹地內的校舍多已翻新改建,但仍遺兩座日治木造建築,兩棟漆著水藍與白的建築相互輝映立於門口左右兩側,見證菁寮的一代又一代。菁寮國小腹地不小,除了一定要有的體育設施外,更有自己的小農田、小森林、小農場,在當地小孩的介紹下,我們彷彿可以見到那快樂又貼近自然的兒時。而如今的菁寮國小,沒有一樣設施減少,卻顯得荒涼了許多。問當地認識的朋友便得知,如今菁寮國小已不如從前「人丁旺盛」,國小一年級至六年級加總起來學生數約五十多。自然許多設施便因學生數過少、缺乏使用,而遭荒廢。菁寮國中亦如此。因蹲點期間課程所致,有機會進入國中教室內,雖然所有設施一樣齊全,但課桌椅數與我所認識的國中相比,卻少了不只一半。

時代發展,產業面臨轉型,各地社區亦是如此。菁寮社區努力開拓屬於菁寮的轉型方式,努力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台南後壁區的小農村,以改善在地凋零的現況。但農村超高齡化、少子化與勞動人口大量外流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當地居民曾言,老街都是老人,但又能怎樣呢 ? 面對時代的洪流與進步,許多社區被拋下,就像被相機拍下的照片一樣,停留在那一刻,但一張照片又能在歲月的消磨下保留多久它的美好呢 ?

作者小檔案

呂晴
臺灣師範大學

我,呂晴,來自台中,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熱愛探險,發掘日常中的趣味;喜愛歡笑,尋找萬事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