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彰化路上教會 - 黃筳語
花生及稻米是路上主要的農作物,而芳苑的雞蛋則是佔了全國近乎一半的產量,人口主要由6、70歲的老年人所組成,其中也有許多家庭是外籍配偶,但有些家庭的狀況並不是太好,某天課輔結束後陪一個孩子回家時,跟她阿嬤聊天才知道小孩回家後就不再吃晚餐,都說只吃在教會的點心就飽了,聽到這我不禁一愣,教會的點心有時雖說挺豐盛,但並不是常常足以讓孩子溫飽的量,心裡一酸的想著,不知道孩子是真的不會餓又或是太過懂事了呢?
路上也有著普遍的鄉村問題:人口老年化、年輕人口外流,還有教育資源的不足,當初教會建立據點、辦起陪讀班的其中一個用意是發現有些孩子家中的狀況並不好,學習環境很差,所以希望據點這個寬敞明亮的空間可以讓孩子們來寫作業,我們也知道有幾個孩子有閱讀障礙的問題,但這裡的老師不可能顧及所有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接受到可改善的資源,導致閱讀障礙的問題也無法得到解決,還有像是孩子想發展特殊專長,像是廚藝、音樂等等,這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及師資能栽培他們,就像偏鄉醫療的問題一樣,同樣都是人,卻因環境而無法接受平等的待遇其實是件很痛心的事,畢竟他們不能決定其所處環境,該說他們運氣不好嗎?
我們都很擅長發現問題,但,發現了,然後呢?誰會背負著來解決問題的角色?,我在社群上拋出了這個問題,有位女孩很直接的回答我:「不就是你嗎?」,如此簡單的答案。認真來說我們其中的一個身分也算是志工阿,總覺得我們能盡到的也只有陪伴的部分,說實在的長輩們需要的也只是一個陪伴,社工也有提到很多小孩都在外地工作,有時連通電話都不願打,而我們在這15天裡扮起長輩們孫女的角色,有時一起唱歌泡茶、有時一起幫忙農事、陪伴他們聊天打發時間。我覺得長輩們是如此,但孩子們就不是這樣了,在暑假時有許多志工來到路上進行服務及活動,教會每年約有200至400位的志工資源,其中一項活動內容包括了陪伴陪讀班的孩子,這些孩子經歷了一批又一批不同的大哥哥大姊姊們的到來,在短暫的陪伴後又再度離開換另一批新的志工,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情感又因為其離去而灰飛煙滅,導致其不願再投入過多感情,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經歷這種情感的剝離,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好的嗎?,傳道有告訴我們之前有小孩可能就是因此而抗拒、不想再接納新的陌生人踏入,而對新到來的志工說:「反正你很快就又要走了,所以我不想跟你好!」,志工聽到也很傷心,但造成小孩這種心理的又何嘗不是我們呢?我們的存在會不會其實帶來的影響並不是好的呢?
儘管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認識新的長輩,然後慢慢的建立情感,到他們家聊天,但還是有許多我們想關心的阿嬤沒辦法全部兼顧,沒辦法深入去了解他們的故事,我們的時間有限、能做的也有限。
漸漸深入當地也讓我們發現更多需要被幫助的地方,也促使我們不斷的在反思,而若多留點意、多用點心,你會發現每個人身後都有用眼睛所看不到的故事,正等著你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