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赤山社區 - 陳瑋

赤山社區,屏東縣萬巒鄉的一個小村落。不踩上台灣這塊土地前,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裡一直發生多少的故事,多少汗水和努力交織而成的夢想,多少日日夜夜不成眠的夜晚,有多少人在付出及耕耘。

為了家鄉。

我們來到這個炎熱的地方時,第一眼見到的是年輕的村長夫婦,潘嘉明大哥以及文珍姊。我們搭火車到潮州站,喝了一杯在地有名的木瓜牛奶,那是第一杯讓我們感到甜甜的溫馨感的味道,至今難忘。

赤山村盛產鳳梨,我們從潮州前往社區的過程無時不刻沒看見鳳梨田,滿滿的、刺刺的鳳梨形狀。我第一次看到鳳梨田,而且第一次看見那麼大片的鳳梨田。我們到的第二天便去到了赤山當地的麵攤,那是一對夫妻經營的小店,餐點很便宜美味,重點是那股熱情的人情味,一瞬間就覺得我們會在這裡住得非常開心!

從前赤山這個地方一樣是盛產鳳梨的,但在村長和各位的努力建設下,我們將一個門牌號為54號的老厝改建成藝文場所─「老厝五四」。老厝五四被網誌稱作「大武山下的義大利麵店」,裡頭不光是販售美味的餐點,還有許多以鳳梨為特色的美食。旺來豬肉小漢堡、鳳梨冰茶等,全都是老厝的經典。老厝後有一座小農場,稱作「不彎腰菜園」,種了水份十足又鮮甜的絲瓜以及一些當季蔬菜。不彎腰菜園是為了讓長輩在此種植蔬菜時,可以不必蹲下又起身,一方面長輩年紀大不方便,一方面也照顧著每位高齡者的身體,避免各種風險。

赤山和隔壁的萬金社區之間僅僅相隔一個紅綠燈,左邊萬金,右邊赤山。我和昕璇經常到路上會經過的赤山國小散步,我們去那裡吃赤山的鹽酥雞,去那裡騎腳踏車、電動車,然後大聲地笑,大聲地聊天。我們想要把那些平靜以及美好的時光記下來,但是好像很難,因為赤山的美跟好,是在那裡才能全然感受到的。我們如今只能記得那個地方帶給我們的東西有多麼的豐盛,記得每個村民的笑容滿面。

我們經常去社區據點參與長輩活動。赤山不同於萬巒鄉的其他社區,一週五天,據點都有活動。上午是強身健體的運動課,下午則是協助預防失智的手作課程。社區據點負責人小妗姐活潑又溫柔,看著她和長輩們的相處,就知道她是一個多麼愛著大家的人。據點活動五天,午間供餐則有四天。社區長輩只要來到據點跟大家一起上課、聊天、交流,那麼就一定能吃到美味的午餐。午餐全由志工阿姨們日日辛苦的製作,他們從早上七點就開始準備餐點,除了供應據點本身的午間時段,更是準備數十份的愛心餐送至四個鄰近社區,送到需要幫助的長輩們家中。一戶一戶送,一位一位問候。我們跟在後面紀錄,僅僅只是記錄,都覺得辛苦又溫暖。心總是充滿著愛,對這個社區的所有。

老厝五四除了餐點及販售鳳梨副產品外,他們舉辦許多有趣的活動。我們在最後一天來到了農場體驗插秧,還到了二峰圳的戲水區拍攝孩子們玩水的模樣。在赤山及鄰近社區的居民們共同參與下,這些美好的回憶都讓人不捨得忘記。

村長帶我們去到一家一家屏東在地的美食,我們不光是參與到居民的生活,更來到村長家倍受照顧。村長嬤是個心直口快的阿嬤,我們超級喜歡阿嬤,因為阿嬤每天都煮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吃,跟我們一起追延禧攻略,還會坐在客廳跟我們聊了好久的天。我們在那裡的每一天都像是住在自己家裡,和村長及文珍姊一起工作到半夜兩點,然後大家互道晚安後上樓睡覺。

十一天怎麼那麼短,又怎麼那麼難忘?

赤山村有許多故事,我們紀錄片拍攝主題是以長輩為主,每個人都有故事,我們想記錄下來。其實是送給赤山的大家的禮物,希望大家知道,我們在大家身上看見太多的愛了,滿溢出來的,讓我們兩個台北的孩子感動及充盈的愛。

謝謝赤山,謝謝村長,謝謝據點的大家。
我很愛這些日子,很愛這個地方,很愛大家。

作者小檔案

陳瑋
政治大學

我叫陳瑋,活潑外向!興趣是烹飪、自彈自唱、閱讀、看電影。閒暇時經常和朋友出遊,喜歡到各地感受不同人文風景,也很喜歡交朋友,偶爾會畫畫和書寫紀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