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花蓮 羅山社區 - 王妤娟

初次見到純美阿姨,是在涼爽的下午,那時候太陽西斜,氣溫總算降下來,大家也開始出門,聊天串門子、澆水澆菜、去田裡完成工作等等,而我們剛從余大姊的家離開,遇到她出來澆菜。因為純美阿姨也有參加綠色照顧計畫的課程,所以便互相打招呼,她跟我們說,澆菜的水她早上就先裝到桶子裡了,因為曬了一整天的太陽,水塔的水到下午還是很燙,會把菜澆死掉。因為這邊有一些長輩都是兒女到外地工作,而純美阿姨也是,平常吃過午飯就自己在家看電視,所以我們便答應要去她家坐坐,並陪她聊天。

純美阿姨很開朗,雖然她以前很辛苦,但是選擇樂觀面對。她是家中的長女,從小就要扛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因為當時父母都在工作,國小畢業之後,她便出去打工賺錢,分擔家計。到了結婚的年齡,因為家裡希望由別人作媒,對於她喜歡的人則一直遲遲沒有答應,因此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嫁到了羅山村,她媽媽說對方有一些田,嫁過去不會吃太多苦。

到了羅山她便與公公還有大伯大嫂一起住,起初公公見她勤勞能幹話不多很喜歡她,對她不錯,但是過不久因為嫂嫂開始在公公旁邊講她的不是,以致在那邊常常受到公公的責罵,而嫂嫂也對她很苛刻,許多工作都丟給她做。純美阿姨說,她以前也沒有想過要反抗,會掉淚,但都還是去做,直到後來她們家自己搬到外面住。

純美阿姨的先生有一些田,但她說收成賺的錢往往都不會拿來補貼家用,她先生都自己拿去,溝通了幾次沒有用,於是她便自己到外地工作賺錢回家。她曾經去過梨山,幫忙包水果,也去過中壢的工廠工作,最後在台北埋捷運的管線,在那邊工作了好幾年,期間,她都會寄錢回家給兒女讀書上學,交代大女兒要好好保管不可以給爸爸拿走。因為工作的關係,她從梯子上跌下來過,也因為太拼命,脊椎開了四次刀,手指還有鋼板在裡面,但她還是很努力賺錢繳房貸,為了能給兒女更大的家。

長時間在外面工作,使得純美阿姨變得跟別人都能夠侃侃而談,雖然她說以前她不喜歡說話。歲月讓她從一個女孩,蛻變成一個勇敢的母親;家庭是一生的羈絆,卻也使她變得堅毅,她言語裡藏的那種鋒芒,是為兒女付出的證明。現在,她一個人住在自己建的房子,先生則是在安養院,「以前我會對那些別人對我不好的地方耿耿於懷,現在我覺得想那些有什麼意義呢?只會讓我過得不開心而已」,純美阿姨說。

因為去醫院回診,純美阿姨沒有參與到水壺提袋的收尾課程,所以我們又去她家跟她一起完成提袋,過程中她偶爾會說自己老了記性不好,學東西比較慢也很常忘記步驟,但是她卻不放棄,勤能補拙,練習到自己會為止,後來還找了繩子給另一個孫子也做了一個提袋。

雖然對於純美阿姨甚至是其他的長輩們很難去體會他們的經歷,也想像不到他們的辛苦,但是經過聊天相處會發現,簡單的陪伴都會讓長輩感受到溫暖。

作者小檔案

王妤娟
台東大學

來自桃園楊梅,家裡有養一隻貓,喜歡爬山也喜歡海,平常的興趣是聽歌、探索餐廳和咖啡廳,偶爾會看影集。對不同地方的故事文化很有興趣,喜歡嘗試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