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 常維禕
深深覺得自己在耕心蓮苑聽過最動人的一句話,是「把他們都當作自己的孩子」。身在蓮苑,成為這裡的一份子去了解這處機構、這些人,我們沒經歷的過往歷史,只能靠口述和資料填補,但無論如何補足,都不能切身感受。資金不足的當年,陳瑞珠老師和余素華老師是如何發願籌措,為在地弱勢兒童興學,期間困難隨時間推移,已經被當事人輕巧帶過,不再細提。
綜觀蓮苑體系,可以清晰感到這是一群人一處一處緩緩造就、填補、打磨,才成就現在看來功能幾近全面的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這裡並不只有不遺漏寒暑的教育系統(學期間以課業輔導與讀經為主,寒暑假加入更多活動課程,例如帶動跳等)。最開始它還沒被命名,只是建物裡其中一處隔間,兩側做家庭代工廠房,中間就隔出小小六人的讀經班。接著規模擴大,從河邊北街搬遷至光榮社區,在一樓租房。餐廳和社會企業要到後來才慢慢成立、發展成熟,在有餐廳──湧泉坊能替學童供餐以前,以往都是蓮苑老師親自下廚,每日在邊側小廚房烹煮全體學童的餐食。也難怪老師常笑這裡坐辦公室的、帶孩子的往往都是斜槓人生,身兼多職。他們一會教書,一會行政財務,還需帶領各種活動,不想以前還需炊煮功夫。並且是中午尚且在這裡炊飯,下班回家了,已經超過飯點,反而不能在家裡替自家孩子烹廚。料理是大愛的喻體,是遑論他們來自哪裡,都一視同仁地視若己出。
湧泉坊的設立一樣源於善念的傳遞,在這社區點一盞蓮燈。最開始用餐費隨喜,希望大家來往,能者多捐、不足者不付費亦可,但由於過分虧損,最終還是定了價。不過,在湧泉坊餐館打工過也用餐過的我們可以拍胸口保證,那菜單價錢實在合情合理地便宜,自助餐更是一百元吃到飽,隨心夾多少就吃多少。這樣的經營模式下,虧損減少,不過收益也不豐,蓮苑的主動經濟生產體,還是來源於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由陳瑞珠老師提倡設立,希望藉由量產形式,為耕心蓮苑提供他人捐予之善款以外的金流,使蓮苑能有基本收入自立。創立初期,陳瑞珠老師奔波於銀行、企業間演講,為社企產品推銷。據聞當年的演講現場,總有人落淚動容。社企彼時也創下凌晨仍亮燈,運營趕巨量訂單的紀錄。時至今日,經過疫情和陳老師離開,社企生產模式有所變化,當年燃燒鬥志慷慨激昂,而今員工減少,訂單也以能負荷的產量為主,收入雖不比當時,但依然頗豐,倒也歲月靜好。
再一段打動我的情,存在於陳、余兩位老師身上,兩位老師攜手共辦蓮苑,六年間讀經求佛學,再到資金籌措,而今運作得有聲有色、桃李滿天。從志同道合至事竟成,她們半路分途不為其他,仍舊為了弘揚愛與美德,這與她們年輕時代在三重街頭孕育的初衷相同,於是,這也許算不上真正的分開。陳老師前往中國江蘇,設立蓮苑,將其教育理念和經營模式傳播對岸,至此,從臺灣到中國,跨越了海峽,每一位親手教出的孩子都是她們的孩子。
自小在蓮苑裡被愛灌養,好好長大的女孩所說的那句:「余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是她們貫徹理想最好的回聲。它們在不同時地被提起,卻互成頭尾,是彼此最一脈相承的問答,一份互通的心意,表彰最踏實的對愛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