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彰化路上教會 - 吳佳臻

  蹲點是什麼呢?

  來之前我們以為我們像志工一樣無條件的付出,想了許多教案和活動要帶來,卻發現沒有一個能派上用場,在兒童課輔班上時身為教育系的看見許多問題卻沒有能力改變或是幫忙的,後來發現我們來這裡最主要的主要是——陪伴。

  對於我們志工的來到,可以感受到這裡的小孩一開始都帶有幾分畏懼,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開始有一位學生在帶活動時相當不配合、全程躲在桌底不願出來,渾身像是長滿刺的刺蝟,一但有人接近他就會激烈的反抗,後來經過很多天的接觸後他慢慢卸下心防,還願意放學後跟我們一起騎車去兜風。

  本來以為我們已經讓他接納我們了,沒想到在離開的前幾天,他又回到一開始那樣對我們很排斥,後來傳道跟我們說這裡的小孩面對志工的離別有時候會以這種方式反抗,我們才瞬間恍然大悟,是啊!一個暑假就來了十幾批的志工,這些志工不斷來來去去,而這些小孩不斷經歷著熟識、離別的過程,這對他們的心靈成長真的是好的嘛?但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只能好好珍惜現有的時間,認真地把握當下、陪伴他們。

  到了最後一天課輔,那位學生下課後突然跑到我身邊塞了顆糖果在我口袋,跟我說:我去廟裡拿的有拜過免驚啦~印象中每次跟這位小孩一起他都是活蹦亂跳的,仿佛一秒都無法安靜,而那時他就默默的坐在我身邊安靜的陪著我,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那麼安靜的他, 『好好的說再見』不只是我們要學習的,也是這裡小孩在面對來來去去的志工們不斷在學習的。

  第一次在關懷據點時第一個接觸的長輩我印象相當深刻,那是他第一次到教會因此看起來有些不安的樣子,我過去跟他聊天後他馬上邀請我結束後一起到他家裡玩,一開始到他家時,他的女兒看到我們防備心十分的重,還要我們說話小聲一點以免吵到阿公,但在聊天過程逐漸對我們敞開心房,後來還主動拿起麥克風要我們跟阿嬤一起唱歌,走之前他感慨地說:「你們真的比社工還像社工,在這裡住那麼久從來都不會有人來主動關心我們」,聽到這句話內心一則喜一則憂,或許我們在做的這些事情對我們而言不算什麼,但他們是多麽需要人們去陪伴他們。

  在這裡的長輩平時如果沒有去田裡工作幾乎都沒有事情做,走在路上會看到許多長輩聚集,但其實他們也都是沒有在聊天的,他們就坐在那邊你看我我看你,然後大家就一直在那邊看來看去,而且有許多長輩的活動範圍是不是超過一條街的,也有許多長輩每天都在家裡度過,他們的生活是非常無聊、無趣的,也沒有人會來關心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在聊天過程中知道好多長輩還待過日治時期聽著他們說著過去多麼辛苦的生活,我心中不斷有著聲音在呼喊:他們的晚年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度過的呀!

  來之前我就很喜歡參加志工活動,也一直對於社工這個職業有很大的興趣,但在過去當志工的過程中我時常對於去和陌生人聊天有障礙,但來到蹲點就告訴自己要克服這個障礙,因此不管遇到哪位長輩我都會主動向前和他們攀談。在和這裡的人更熟識後,聽著他們說你們來我們都很開心啊~因為有我們生活更有歡樂、日子過得更快了,來蹲點的這幾天,我不斷的思考我們真的能對這個社區提供什麼幫助嗎?我們每天早上陪者長輩玩遊戲、唱歌、吃飯,下午陪著小孩寫功課、玩遊戲,我們能做的事情似乎就只有陪伴而已,似乎無法提供任何實質的幫助。

  反而因為參加蹲點,讓我更加認識自己,做了好多以前想做卻無法做的事情,讀教育系的關係,以前工作都是以老師身分與學生相處,時常無法與學生太過親密;在課輔班中我們以大姊姊的身份陪伴,因此與他們的感情更加深厚,每天放學陪著他們走回家、一起到國小玩,分離時那種不捨的感情是我以往沒有體驗過的。而和長輩玩遊戲、聊天,平時在家中與自己的阿公阿嬤都無法那麼親密的互動,在這裡卻十分自然。結束蹲點後也讓我開始喜歡觀察,也更能和長輩們接觸交談,或許獲得幫助的其實是我們呀~

作者小檔案

吳佳臻
臺南大學

來自高雄黑黑的女大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左手永遠繫著一條手環,上面刻西班牙語__PU·RA VI·DA它象徵著:自由且盡全力的享受生活,不留遺憾,慢慢享受生活,不把一切看成理所當然,它就是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