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臺東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 - Day 5|所有的嘗試,都是好嘗試

《所有的嘗試,都是好嘗試》

——「社工系學生的專長?」

上週五,與加津林文健站的照服員討論後續課程內容時,希望能更加融入我們的專業,此時,便產生一個疑惑,社工系學生的專長是什麼?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難回答,我們的專長是觀察、評估、陪伴與傾聽服務對象的需求。在系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能帶領我們了解不同領域服務對象的需求、如何設計適合對象的團體活動等,但若課程需融入我們的專長,確實一時之間無法想像。

社工會在每一次與服務對象互動中,持續地去覺察、去調整,並在服務過程中,對於「評估」相當重視——不僅需評估外在問題及需求,情緒和心理狀態亦同等重要。

 

|計畫有變|

那天,照服員談及站上有位長輩情緒起伏較大,有時會影響站上的活動,希望我們能設計一堂關於「情緒」的課程,並發揮我們的專長。

為此,我們調整了原本設計的十堂課程,改為五堂,重新規劃如下:
1. 認識彼此:透過畫自畫像進行破冰,引導長輩自我介紹並與彼此熟悉。
2. 情緒捏捏樂:帶領長輩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及情緒聯想,為五種基本情緒挑選對應顏色,並將黏土上色。
3. 情緒表達紅綠燈:將表達情緒的方式分為紅(不好)、黃(一點點不好)、綠(好),藉由提問引導長輩思考:「當你面對負面情緒時,會怎麼表達?」

預期成果為使長輩能透過黏土以及顏色的反應,意識到自身的情緒,並透過彼此的分享交流各式的表達情緒方式,使長輩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然而,今日課程的實際成果與預期仍有落差。由於時間因素,「情緒表達紅綠燈」延至明日進行。而在「情緒捏捏樂」的部分,我們發現部分長輩難以理解活動的核心意涵,無法將顏色與情緒聯繫起來,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簡單的活動,也需要更充分的脈絡鋪陳,並貼近長輩的生活經驗。

 

|所有的嘗試都是好嘗試|
因為唯有看見,才有改進的可能。雖然今日的活動成果與預期有所落差,但每一次的不順利,都是重新理解對象與調整設計的契機,願意看見現場的每一個狀態,便有機會在過程中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