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馬祖馬港社區A組 - 林宗偉
英勇戰士俏姑娘
想像中的馬祖 是個軍人非常多的地方,最當初的印象來自於瞿友寧導演所拍的電影-英勇戰士俏姑娘,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對這部電影並不怎麼有印象,每當我說起電影名稱總是換來一陣開玩笑,那是一部背景為七零年代馬祖的輕喜劇,是一個由光良所飾演的單親爸爸追求一位失憶單親媽媽的故事,故事當中光良為了克服突如其來的瘟疫謠言,自告奮勇擔任防疫隊長,雖然經過一陣光怪陸離,但終究圓滿結束。
那是第一次看見馬祖的風光,北竿的芹壁,牆壁上充滿了反共標語,聚落便是一個小漁村,村裡的大家以海維生,彼此熟稔。但也僅此於此,直到這次蹲點,才知道那北竿芹壁的土樓,叫做閩東式建築,對於馬祖,就只覺得遙遠。
來馬祖之前的期待便是建構在這之上,軍區、漁村、純樸熱情的風土民情。來了之後,其實發現並沒有那麼的不同,這裡一樣有7-11,一樣播報著台灣的新聞,大家聊的一樣是藍綠政治、生活瑣事;較為不同的,是街頭巷尾少了台語多了福州話,婆婆媽媽每到晚上八點,看的不是夜市人生、父與子,而是一齣齣韓劇。
有人說軍人的到來對於馬祖究竟是好是壞,他讓馬祖成為了前線,讓馬祖人飽受戰火威脅,老一輩人雖然現在談到過去軍政時代總是一派輕鬆,但時不時總可撇見那眼角流露出的無奈。
但我想我更認同馮大哥樂觀開放的說法,畢竟過去已不可變,無法重新選擇。軍人來到馬祖儘管帶來烽煙,但也帶來了建設,如果馬祖不是軍區,那麼便如同散落在閩江口外海的眾多小島一般,同樣靠海維生、同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談今日的社區發展,更遑論在沒有基礎建設的狀況下去發展觀光。
馮大哥開玩笑的說,過去的馬祖是光禿禿的一片,後來為了軍事掩蔽的需要,軍方要求阿兵哥一人要種活十顆樹,不然得關禁閉。姑且不論是真是假,但今日的馬祖的確綠意盎然,道路四通八達,光南竿島就有兩座發電廠,雖然處處都有過去軍政時期的痕跡,但過去的戰備坑道今日搖身一變成為了媽祖巨神像的祈福坑道,也成為社區產業發展的資本。
以前總以為社區發展好像要大興土木或是大張旗鼓,但這次蹲點過後,其實有了另一番感觸,如同我們在訪談連江縣文化局曹以雄局長時他講的:「社區發展就是一個過程。」摩擦是避免不了的,但就是有摩擦才能知道盲點在哪、才能有動力,就是要大家能夠一起同心協力、凝聚共識。
在馬港社區也是這樣,在南竿島上,除了幾個比較大的聚落頗具規模外,其他的村落往往是機車行駛稍不注意就過了頭,但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社區協會,這也令我們不太能夠理解,為什麼不把幾個聚落合起來成為一個社區發展協會,這樣不是力量更大,更能發揮效力?
然而這個問題過了幾天很快揭曉。很多時候做事相對單純,但牽扯到做人馬上變得複雜,光是馬祖村裡頭想要發展產業就牽扯到許多要素,選舉派系、廟的主張、居民的結構特性,這些都影響了整合的力道;更不用說若將範圍擴大至跨村際,那麼就更為複雜了。
在這裡的日子,有種體悟,其實社區的發展便是在生活之中,不一定要把活動辦得沸沸揚揚、不一定要為了觀光大興土木,而是在一次次的小型聚會裡,透過聊天、透過彼此的互通有無來聯繫感情,聊聊天打打牌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磨合,畢竟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人開始,有了互信基礎和對自己土地的熱愛與認同,才能繼續談論到更具體或是更進一步的規劃藍圖。
馬祖村,舊名便叫媽祖村,因為這裡有座因媽祖肉身漂流至此而建造了天后宮。如果開玩笑的將媽祖娘娘或馬祖村比喻為俏姑娘,那麼我想村裡的這些社區幹部們便是守護著俏姑娘的英勇戰士,他們為村莊盡力付出,讓更多人能夠因為他們知道俏姑娘的美好;同樣地,俏姑娘的芳名遠播也讓他們與有榮焉。
作者小檔案
大學念的是中文系,抵不住影像的誘惑,半路出家念了廣電,因此有了正大光明的看電視電影的理由。不喜歡受束縛,在台北出生但是不喜歡住台北,嚮往中南部總是充滿陽光、隨意穿著「司立帕」就可在街上胡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