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新來義部落 - 林子濠

很難想像自己能夠有機會到原住民的部落裡住上15天,更難想像自己最後要離開時竟是滿滿的不捨。

 

第一天到的時候,我們便接下服務內容──協助訪問耆老,並側錄存底,當初認為是萬難的工作,因為聽不懂族語、又要錄影存底,難以在訪問時適時追問,十分痛苦,也擔憂自己沒有發揮到自己最大的功用;到後來我發現,只是靜靜地聽他們說故事,看著耆老們暢所欲言、回味無比的自在神情,就已經非常足夠了,翻譯的工作交給當地族人,我們分工合作,保存加拉阿夫斯系的故事。

 

訪問主要是由當地耆老──嚴爸爸主問,幸虧他時不時的翻譯,我們才得以聽到無數的奇聞軼事,也常常不由得會心一笑。正如我們第一天聽到的故事:族人在加基魯担(tja tji lu tan)台地時,因人口漸增,耆老們討論後決定回舊部落;然而,要橫渡來義溪上游不容易,居民只好在海水退潮時,從淺灘過溪,也因此遇到居民口中的「大龍蝦」。當時聽到時只覺得可能是則神話故事,殊不知在第二天便從另一位vuvu(排灣族語年長者之意)口中得知,原來是因為當時荷蘭人海盜猖獗,加上頭戴頭盔身穿盔甲,像極了龍蝦才有此一說,十分有意思。

DSC_0092-13.jpg

在沒有訪問工作的時候,金達和我最喜歡到電腦教室陪小孩玩,總覺得可以體會余光中在《日不落家》中提到的,在跟孩子們玩的時候,就好像拼湊著自己的童年一般,那些模糊的歲月在跟他們打棒球、玩疊疊樂、玩跳棋中逐漸清晰,我可以不顧自己已經是20歲的包袱,盡情奔跑、表露歡欣、甚至耍賴。另外經過數次討論,我們也決定要透過一些互動讓孩子們「遠離電腦,找回認同」,首先我們先讓孩子們走出電腦教室,到路邊撿大自然的樹枝、花朵、果實,貼在圖畫紙上並試著說故事,有一組孩子把圖畫紙變成一束「捧花」,很難想像孩子們的創意能如此豐富。

 

之後我們也請他們畫「最能代表排灣族的東西」,有人畫太陽、有人畫傳統服飾、有人畫手紋、有人畫勇士,我發現他們還是知道自己的文化的,儘管不能完全用族語跟爸媽、vuvu們溝通,只要他們知道自己是排灣族人,只要他們有這樣的認同,學習語言或文化永遠都不是難事。

DSC_0465-13.jpg

前幾天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跟「收留」我們的金梅姐、愛琳姐、愛花姐三家人在晚餐過後聊天,聊著聊著我們也漸漸了解這群來義鄉的排灣族人,知道一些他們在八八風災時的心境,接觸許多排灣族的文化、更慢慢察覺自己有故事想說。

 

每天晚上跟他們分享我們的行程,他們也十分關心我們有沒有不習慣或任何不適應的地方,令人感動,也希望能回饋他們,我們便決定幫他們拍大合照,這也促成第三個服務計畫──幫部落族人拍家族合照,從計畫到最後實行,總共有10幾個家庭響應,在將照片送達他們手中時,看著他們幸福的表情,我想這除了讓他們有個機會能團圓,更能作為文史紀錄的一環,十分珍貴。

 

最後我想先謝謝我的帕呢金達,從一開始他找我一起報名蹲點台灣,到我們真的到了當地,他的拍照、修圖技巧、記路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和部落的小女孩的相處能力等都比我好,時時覺得很佩服他,而他也常常有希望回饋社區的想法與計畫,讓我們在這趟精彩的文化之旅中更為充實、有行動力,也完成了很多「不可能的任務」;也想謝謝中華電信給了我們這次的機會能一手服務、一手紀錄,成為我大學中最難忘的暑假;最後也一定要謝謝新來義部落與我們相處的大家,謝謝你們的熱情與包容,謝謝。

作者小檔案

林子濠
政治大學

今年夏天到新來義部落,度過最難忘的暑假。自認為是個很不擅交際的人,但在部落這個迷人的地方卻找回與人相處的勇氣,在服務的當下也認為自己可以當一顆小太陽照亮別人;同時自己也喜歡上文字記錄給人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