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台南頂洲教會 - 陳君宜

台灣之所以被葡萄牙人稱作福爾摩沙,一定有其美麗懾人的地方!想想自己從小到大在北部、中部、東部、外島等地都只有過短暫的旅遊回憶,連自己最熟的家鄉─「港都高雄」,也不一定都完全知曉其中各社區或村落的人文故事。因此,我常常在思考,對於腳下已經踏過二十年的這片土地,我真正深刻記憶在腦海裡的人、事、物到底又有多少呢?

 

因此,這次藉由送自己成年禮的想法,與夥伴容慈一起報名參加第七屆「蹲點‧台灣」;最後過關斬將幸運地拿到蹲點的門票,前去素有「古都」、「府城」美名的台南,來到「頂洲教會」。這裡也是中華電信基金會設立的「數位好厝邊」據點其中之一,今年第一次讓「蹲點‧台灣」的足跡前進此處。對我們與當地來說什麼都是「第一次」:第一次有人來頂洲拍紀錄片、第一次見識到早晨廣播聲的威力、第一次有非基督教徒的成員參與教會禮拜活動、第一次替青少年上生涯探索課程等等。我們在許多的第一次裡觀察摸索著,隨著兩個星期的逝去,全身就如同設有生理時鐘般,漸漸對頂洲的一切習以為常。此外,我更感覺到這些第一次已經成為遙不可及、深埋在心底的回憶,一股好似本地人的錯覺主宰了我的身心靈。

 

然而,最初的我們是感到相當茫然的。當聽到頂洲教會的周元元牧師說:「夏季為當地主要作物─西瓜的休耕期,而且妳們來的時候又正值前後兩個營隊間的空閒期。」,我們本來心想:「死定了,這裡完全沒有東西可拍!」。然而,就在我們萬念俱灰時,老天爺還是為我們開了另一扇窗,讓我們認識了西瓜先生─「建禾」。他帶我們拍西瓜與魚塭,進而認識許多厲害的農人、漁民,使我們足以建構起蹲點影片的主軸,也更加認識與發現這片土地上可愛的日常景物。像是天剛亮、日暮時分的景色,或是成排鳥兒站在電線上吱吱喳喳,連路上都鮮少聽到車子的刺耳喇叭聲,生活步調極為輕鬆、緩慢,就誠如周元元牧師所言:「鄉村是台灣最美的角落!」

IMG_1810.jpg

而鄉村之所以美,我覺得是美在它上面所居住的人。我們應牧師之託,規劃了介紹高職各群科的探索課程,包含:動力機械、餐旅、家政等群科。我們服務的對象與其他蹲點夥伴也較不一樣─與我們相處的是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十一位青少年們,非兒童,亦非老年人。青少年們從一開始對我們的不感興趣、一心想玩手機遊戲;伴隨課程的進行,慢慢跟我們接觸、玩耍,彼此越來越熟,我也愈趨欣賞青少年們的單純與天真;他們雖然過著與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但仍很認命地過著。像是某天下午我們跟去一位弟弟家觀看他們家所豢養的八百隻豬,小小年紀的他,自小就已經開始搬著六百斤的飼料餵豬,難怪他每天下午五點半總說有事要忙,然後就離開教會,而且我從未聽他喊過累;這下完全顛覆我對他愛玩、搞怪的初印象。到了最後一天的課程,青少年們問我們:「我們明天幾點要來?」;當我們說出今天是最後一次上課了,他們一反最初不想上課的模樣,眼神裡還流淌出些許不捨之情。蹲點最後五天的下午時分,這些青少年們總會來陪我們拍攝,一邊跟我們鬥嘴、一邊擔心起不久後的離別。最常問我們的問題便是─「妳們星期三什麼時候會走啊?」,但我們都不敢回覆他們,因為我們頓時發現自己已經很習慣、也喜歡每天跟他們鬥嘴的時光了!

IMG_1727.jpg

另外,我們在蹲點的第四天也當之無愧地以所謂的「頂下功夫」─「身體」,身體力行體驗到這片土地的美。因為我們在跟建禾拍攝完西瓜田的回程途中,我不小心把機車騎到濕滑的爛泥巴地面,使我們連人帶車在泥巴上掙扎幾秒鐘,最後還是無法擺脫雷殘的命運,重重地從機車上摔下來。所幸拍攝機器沒事,人只受了點皮肉小傷;不過,我們好像也自此因禍得福。除了頂洲地區,我們更看到許多不同的美景,像是嘉義義竹鄉的捕撈鱸魚大場面、南鯤鯓代天府的盛大廟會、鹽水壯麗的古蹟文物等等,彷彿古代孔子周遊列國一樣,以我們的頂下功夫遊歷了「洲」邊地區。

 

我們兩個外地人從剛開始對頂洲社區完全的陌生,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點滴累積,漸漸對這個地方有了超出預期的感情。現在我每每坐高鐵往返北高的時候,都還是會執意開著手機地圖,定位確認所在位置,推論頂洲大概的方位;接著望向那裡,久久無法回過神來,腦海裡依舊很懷念這十五天以腳踏實地的土地行動,在頂洲周遊著這些從未發現的台灣美。

作者小檔案

陳君宜
政治大學

陳君宜,來自高雄。我喜歡與人接觸,尤其是對他們的生命經歷特別感興趣,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為實現這小小的信念,兩年前我選擇就讀政大新聞系,希望將自己所受到的感動,以文字或照片傳遞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