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雲林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 - 楊媛甯

我所知道的蹲點

一手服務 一手紀錄

蹲下來,用不一樣的角度看看台灣,在我們熟悉的土地上,我們卻不曾細細咀嚼,當中耐人尋味的人情與純樸。

 

雲林縣口湖鄉位於台灣沿海地區,受東北季風、西南氣流影響,海風盛行,地面平坦,多濱外沙洲,易淹水,遇上風災,情形皆不樂觀。但雲林在地人刻苦耐勞、埋頭苦幹的性格,讓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有被看見、被發掘的價值。

 

每戶人家在農、漁、畜牧、養殖漁業個個領域與事業打拚,但當地的工作機會仍遠遠比不上都市地區,人口年復一年大量外流,現在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村子、街頭走動,誰來照顧他們?未來主人翁的希望在哪理?

 

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督導吳國良敏銳獨到的眼光,及早發現了這個問題,加入/獻身/投入社福的志工行業,盡一己的力。然而老人安養的資源缺乏,在海線鄉鎮供不應求的狀況,讓吳國良下定決心,改變這樣的局面。而後便增加服務內容與據點,希望服務更多鄉里村落。他每天一早起床,便開始四處奔波拜訪個案家庭,去社會局、鄉公所、縣政府跑流程,提交申請資料,分送物資至街頭巷尾三個村莊的弱勢家庭。初衷的憐憫心讓他義無反顧,他的妻兒看在心裡滿是不捨,捨不得他早出晚歸,不懂他為何這麼拚命,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卻也百分百支持他的行動。受一家之主的鼓舞,全家總動員,一頭栽進了高齡社會趨勢的照顧體系。

 

妻子負責愛心午餐的中央廚房,不時開辦手做DIY的廚藝點心課程;切磋廚藝,也聯絡社區感情。兒子擁有電機科系的專長,包辦了教育部口湖數位機會中心大小活動規劃與網頁經營,開設廣播課程、部落格教學、文書處理及設計海報等課程。大女兒陪伴著夜光天使的國中、小學生,讓他們放學後有個讀書環境寫功課,也有老師可以在一旁解惑課業、學習的疑問。

 

再平常不過的課輔,對口湖的小孩,卻是奢侈的經驗。這裡的家庭多半以第一級產業為主,超過五成的父母親學歷僅國小畢業,外籍配偶占了一成;孩子無法在家庭得到學業幫助,跟不上進度,慢慢對學習也沒了興趣。家庭環境影響了讀書風氣,在雲林縣隔代教養、單親、外配家庭的比率占了快一半,孩子無法得到應得的知識。即便不談家庭組成,經濟水平與教育程度低落,父母長輩的觀念與時代已產生鴻溝,達到牛頭不對馬嘴,無法溝通的境界;根深蒂固的想法與價值觀阻擋了孩子進步的空間與道路。

 

當地的國中、小學在少子化衝擊的倒校危機與憂慮孩子未來的社會競爭壓力下,除了傳統學科的教授,並加強專長培養與建立自信心的區塊,望留住學子,不希望他們從小離鄉求學。面對陌生的都市氣場,懼怕他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外求學長大工作結婚,可能就不再回來了。家鄉的生命力一點一滴的流失,當地人看在心裡是無奈、是沒轍,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當地的七年級生做了父母,一心計畫把小孩送往都市就學(兩三個媽媽們輪流交通接送省油錢)。問她們原因,她說:「如果你自己從小在這裡唸書,你會希望你的小孩跟你一樣嗎?」令人反思。在台灣這樣講究文憑學歷的國家,教育是翻身的大機會,若沒掌握,也許就如同吳靜欣所言,永無翻身的可能。

 

一個純樸可愛的鄉下地方,處處是自然孕育擁護,沒有突兀的科技汙染民情,

一個保有人情溫度的烏托邦,敏感的心靈觸角蒐集著溫暖心窩的小蜜糖。

一種信仰虔誠的單純思想,簡約的生活曲調悠揚四周,善心善念啟動無限的好循環。

一個受俗物與經濟逼迫的產業與產出,破壞大自然的美意,世外桃源隱隱消失。

 

與雲林口湖共喜悲

作者小檔案

楊媛甯
南華大學

我是楊媛甯,南華傳播一年級,住新北新莊,嚮往農漁村的簡單生活,喜歡在大自然的靈魂中尋找自我,與大自然對話,今年參加第七屆蹲點台灣,雲林口湖,一個地處沿海的鄉鎮,目標是帶給阿公阿嬤歡喜與活力,發掘出當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