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屏東阿禮部落 - 第三禮路——與自然共存的狩獵


蹲點第三天,我們隨包老師前往位在南投的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逾兩小時的車程看似漫長,卻又是我們向老師攫取知識的寶貴機會,老師從部落管轄權分配談到部落會議的運作,毫無保留地將擔任頭目積累的歷練與感悟傾注於我們,也使我們再次留意除了文化與基地復原外,其實還有盤根錯節的枷鎖拘束著阿禮前進。

 

近中午,初抵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老師僅僅透過數分鐘的寒暄,便迅速與管理處的原住民職員們搭建情誼,隨後熱絡地開始聊起原住民的狩獵文化。或許由於過去社會對「狩獵」的汙名與誤解,雖然他們笑談各種狩獵慣習,話語間仍可感受到一絲無奈與對現狀的怨嘆。

 DSCF8006.JPG - 阿禮部落蹲點日誌

中午我們在玉山管理處用餐,國家公園的管理處相當注重環保,餐盒也非常精緻。


DSCF8008.JPG - 阿禮部落蹲點日誌

今天的主食剛好都是宜廢不愛的魚和肥肉(殘念)

 

下午演講時,老師除了介紹原住民族的背景概念與魯凱文化,針對文化中重要的「狩獵」,他不斷強調狩獵文化中所蘊含的山林智慧,不論是對自然較友善的套索法狩獵、一槍斃命以減少獵物痛苦的槍法、部落打獵共享的慣習……。相較漢人訂定的管理辦法,似乎更多了份與生態共榮的和諧。

DSCF8111.JPG - 阿禮部落蹲點日誌

包老師正激動地談論魯凱族祖靈之地「小鬼湖」淪為觀光熱點,傳統上,祖靈之地其實並不能隨意進出。

 

面對政府或民眾偶有的冒犯,老師只是淡淡地說:「尊重、告訴不了解的人,而非責罵。」他舉例,曾有田園中的花卉遭到誤採,他不選擇立刻斥責對方,而是改以柔性勸說與溝通,最終誤採的民眾也成為協助維繫田園與部落財產的助力。老師認為,與其釋放挑戰的狼煙,不如傾聽對方、彼此理解,如此才能促成文化間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