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屏東阿禮部落

組員小檔案

陳宜慧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我是政大傳播學院的陳宜慧,在大學加入政大新聞與媒體實驗室,學習以文字和鏡頭傾聽別人的故事。這次蹲點在阿禮,跳脫新聞採訪的文字框架,透過在地服務,真實感受部落文化與生態,並記錄下屬於阿禮的故事。
王昱翔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王昱翔,政大新聞系,曾於校園媒體擔任記者。大學期間以學生記者身分接觸不同族群,並透過採寫呈現所聞。期許自己能多拼湊對社會的瞭解,並透過媒體推動社會。  

蹲點影音

導演的話:

導演:王昱翔(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陳宜慧 (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本片由文化成長營切入,進一步呈現遷居後的部落文化傳承,及目前可能面臨的文化問題。片中訪問長輩、青年、傳統領袖夫人及社區理事長,希望從不同面向和角度描摹出阿禮文化傳承現況。 縱然影片並非以故事導向為主,但仍希望在呈現傳承挑戰的議題之餘,訴說族人間的凝聚力及人情趣味,透過鏡頭展現部落溫情。

影片簡介:

2009年,阿禮部落遭莫拉克颱風侵襲。至今已歷時九年,部落因鄰近平地,使得原鄉的魯凱文化面臨流失,青年們更長期於平地就學工作,導致傳統技藝可能後繼無人。 也因此,今年阿禮部落舉辦「文化成長營」,企圖吸引青年們一起動手參與,藉此重燃部落文化延續的薪火,攜手走出屬於阿禮的下山之途……。

20禮回鄉路 & 阿禮回鄉

創作理念:

作品一  20禮回鄉路

阿禮社區原鄉與山下的百合部落相距近20哩路,縱然阿禮因風災遷村山下,然20禮的臍帶相連並不會因此間斷。

百合部落園區永遠牽繫著雲端上美麗的原鄉。

作品二 阿禮回鄉

「阿禮社區」石碑,是由羅正吉牧師擔任社區理事長時所題,現正矗立於阿禮原鄉入口處。

本作品透過描摹其在春天時,有櫻花在側、雲霧繚繞之美,將阿禮原鄉的特色濃縮於圖中,同時也傳達阿禮部落的門面,迎接每位希望走入雲端部落的訪客。

 

 

蹲點心得

陳宜慧
「  阿禮(Adiri)在魯凱語代表令人流連忘返之地。在結束蹲點後的一個月,...
王昱翔
「  由於過去生活在台北,其實並沒有過離家16天的經驗。抽離自己的家庭,並投入另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在地故事

陳宜慧
「情歌對唱:   魯凱文化有許多內容都與我們原本以為的原住民文化很不一樣,...
王昱翔
「頭目 包基成:   包基成老師雖為頭目家族之繼承人,然早年在外擔任教職多年...

蹲點日誌

2018.09.24

第十九禮路——阿禮首辦戶外小米祭 展現魯凱「原」味

今年是阿禮遷村後,首次將小米祭移至戶外場地舉行。
2018.09.7

第十八禮路——阿禮小米祭首設攤 大學攜手災後產業

 【20禮路屏東採訪報導】「咿啦!嗚!」族人們隨著頭目的呼喊齊聲歡呼,一同慶祝一年一度的小米豐收祭。
2018.09.1

第十七禮路——攜手下山路

影片介紹:
2018.08.17

第十六禮路——找到回家的路

今天是我們在阿禮的最後一天。在16天實地進行文化紀錄後才發現,原來記錄部落並不是攝影與書寫而已,更多的是要去看見、聽見族人的故事......
2018.08.14

第十三禮路——逐漸適應的下山路

距離阿禮部落的小米祭尚有一天的籌備期,由於今年是下山後首次將場地移轉戶外,天氣也成為祭典能否順利舉行的重要因素。下山後的過去幾年,阿禮小米祭多半舉辦於有遮雨設備的籃球場,然理事長巴文雄認為:「籃球場沒...
2018.08.13

第十二禮路——capi capi

小米不只是魯凱族的傳統農作物,同時也是capi(粟餅占卜)重要的元素之一。
2018.08.11

第十禮路——向小米祭邁進

第十天早上的阿禮依舊艷陽高照,但卻絲毫不影響族人為五天後的小米祭做準備。
2018.08.10

第九禮路——社區發展與觀光

在距離我們住所不遠處,坐落著「屏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它並非我們過往熟知的升學體制大學,而是以在地(部落)為核心,將知識融入部落文化及發展,參與者也不僅限學生,而是所有關心社區發展的住民們。今日主講...
2018.08.7

第四禮路——深植部落的教會信仰

  安息日會的父親節特別節目邀請在場所有父親一起合影留戀。
2018.07.31

行前第一禮路

羊羽:欸欸欸,妳知道西魯凱族最高、也最遙遠的部落在哪嗎?
2018.07.4

歡迎進入蹲點阿禮的17日故事

山林中雲霧繚繞的原鄉牽起部落居民的感情,也連結我們前往阿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