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東源村 - 謝端硯

那天

我們上了南下的月台,火車到站安頓行李

一聲嘶鳴的聲調,為我們的旅程揭序

窗外的景色劃過眼簾,灰階城市、綠意農田

軌道旁的群山,接著駛進平原

停 溫順的南方國度

期盼著 即將到來的相遇

 

【關於 文化置入

東源坐落於海拔400公尺高的山林裡,從車埕上山,一幕幕的美景映入眼裡,深怕一個眨眼就會錯過,車子駛過層層的山巒,觸覺、嗅覺、視覺的感受越來越讓人感到舒適,車上此起彼落的聊天聲讓我們更認識彼此,四重溪、石門、牡丹,我知道東源村快到了,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一路上經過了幾個部落,再進入原住民的部落前,路邊的擋土牆往往都會有原民元素的創作。當然,我們要去的地方也不意外會有這些藝術作品,大哥邊開車邊介紹道路旁的藝術創作,每一個雕塑品都有著排灣族的故事,我們聽著入迷,但他卻告訴我們,族裡的人並不喜歡這些創作,雖是原民元素的藝術品,但看在當地人眼中,那些作品並不“真正”屬於自己文化。

 

現今社會在科學文明快速的進步下,傳統正一點一點地消失,不管是閩南、客家或是原住民,在政府相關單位常常說著要發展並保護,但在執行上往往都不是那麼的“純粹”,之於部落外界的我們單方面的置入,也許是好求或急著做出績效,確實這些推動需要官方的幫忙,但我們若是能更深入的了解一點,這些擋土牆上的創作,就能更好的呈現出來,部落裡的人會認同愛惜它,政府機關也能達到推動文化的效果。

 

在進入東源的第一天,這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議題,且要省思的議題,「身為設計者的我們,設計者的好求,對部落對我們是好是壞?要如何在這之中取得雙贏的局面。」

 

關於 文化傳承

官方說發展文化傳承。嗯!說得確實也說得容易,其實經常在活動執行上容易染上政治色彩,因為這樣常偏離應該追求的文化本質。

 

如果單靠官方來建築文化本身,不如個人先做起,去影響身邊的族人,寧可讓""慢慢紮、紮得深,也不要讓排灣族文化如泡沫似的像做"表演""展示",而本末倒置停滯不前。

 

做文化並非需要龐大的經費及建設足夠的硬體設施才能完成,其最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認同"自己的文化,再來去"認識"自己缺乏的部份而學習或是去認識自己文化可以的部份去教導族人,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為自己及部落發展文化的工作,文化資產不該當做產業看待來謀利,我們是族人不是投資客,我們守護文化不是文化經營。蔡青龍

 

在這23天的部落生活裡,大哥們的親力親為,與vuvu的聊天談話中,看孩子們認識認同文化並傳承它,幾乎每天都要體悟這件事情。但是部落裡有嚴重的年齡斷層,偏鄉的社區、深山裡的部落,年輕人都到都市裡生活,年長點的孩子也在都市裡接受教育,願意留在部落裡的壯年人少之又少,這樣的現象我們不願看見,但也無從改變,讓這個“傳承”就像漏斗一樣,上頭的智慧要如何穿過那小洞到下頭去,又或者下頭的新穎要如何透過小洞傳達到上頭去。

 

有幾天我們跟著大哥在整理營火,期間都有人經過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但是詢問的人幾乎是大哥們,只有一位是升高中的男孩過來幫忙,在東源的部落裡鮮少有年紀是高中到二十五歲階段的,暑假期間也少有外頭的孩子回部落裡幫忙。青年會也是由三十初頭歲的大哥們組織而成。青年會對於吸引年輕人加入會裡幫忙的事情也很煩心。

 

 

十個年齡的年紀

一個大斷層

沒有辦法去吸引他們加入我們這邊,去從事在為部落做這一塊 

就像希望有銘恆他這樣帶

然後慢慢灌輸一些觀念

最起碼那些小朋友都會知道我們在部落都是在做什麼事情

當然也只能去一步一腳印慢慢去帶

人家的孩子帶不動就從自己的小孩帶

在青年會最重要還是要得到認同  -王帥

 

關於 自己對東源】

 

這將近一個月的部落生活,對我最大的衝擊與反思莫過於文化的感受,從了解文化開始,體驗、認同、反思到自己像是他們的一份子想守護這份特有的文化。對東源來說我們只是短暫的過客,就像微小的石頭丟到池子裡漣漪會激起,但成不了大波浪,我們不求要在部落裡留下甚麼,只求自己能為部落付出什麼。

 

最後一天大哥們帶我們下山,搭上快線一路上昏沉的睡醒,不太相信我們完成了這23天的蹲點,更不想接受要與這些大哥大姐們分離,在東源的一切感受都好棒,直到下了車到了新左營看到白浪,才接受我們是真的脫離了東源的生活圈。

作者小檔案

謝端硯
台北科技大學

如果說,照片是一張真實的話,那麼紀錄片就是每秒二十四次的真實;

如果說,生活是一種習慣的累積,那麼建築就是眾多行為下的縮影。

紀錄片和建築都需帶進寫實的光線,才能顯現出它真實的樣貌。

我,謝端硯一個喜歡自在的女孩,

喜歡用筆不論何種形式,記錄下我觀察生活的每部分。